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lyxw > 中新網四川

珙縣:希望的田野釋放鄉村振興的無限動能
2024年07月30日 10:44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30日電 (吳平華 單華燕 高巧)循著盛夏的果香,走進宜賓市珙縣,僰鄉大地到處生長著農民們的“希望”:大豆、茶葉、蠶桑等一個個特色產業基地、特色產業鎮、特色產業村在山間“遍地開花”;珙州月嫂、苗家惠嫂、茶葉加工”等勞務品牌聲名鵲起;文旅小鎮、傳統村落等一批美麗鄉村在文旅賦能下煥發生機……強產業、拓就業、打造示范片,希望的田野上釋放著鄉村振興的無限動能。

 鹿鳴茶海。珙縣縣委宣傳部 供圖
鹿鳴茶海。珙縣縣委宣傳部 供圖

  勾勒產業發展路徑

  驅車來到曹營鎮鹿鳴茶葉基地,一片片翠綠夾雜著泥土的清香撲面而來。曹營鎮紅光村村民李躍永喜滋滋的告訴筆者:“春采茶、夏除草、秋施肥、冬保水,游客來了遞杯茶,茶園讓我們一年四季都能在家門口就業,一年能掙10多萬元吶。”

  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2023年,珙縣茶葉產量1.05萬噸,農業產值7.24億元,毛茶產值11.8億元。珙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穩定產量只是第一步,茶產業要破圈還要‘接二連三’,重點將向深加工和貿易端拓展,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茶葉全產業鏈條。”

珙縣烤煙基地。單華燕 攝
珙縣烤煙基地。單華燕 攝

  珙縣,一個山區資源縣,在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的情況下,依靠特色農業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從一場場脫貧攻堅硬仗中闖過來的珙縣,不因“華麗轉身”而止步,吹響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號角,勾勒出了一條壯闊而清晰的產業發展路徑:大力推動農業“接二連三”提質發展,堅持在“土”上下功夫,全力穩定玉米、水稻、大豆等糧油作物生產。堅持在“特”上做文章,全面提升茶葉、蠶桑、生豬、肉牛、水產等特色農業發展水平,大力改良林竹和林下產業,持續打響“鹿鳴貢茶”“僰人牌蠶繭”“郭滿堂臘肉”等“珙字號”農業品牌。

  定位引領行動,緊隨其后的,是一項項惠農政策地不斷出臺:制定《珙縣2024年鞏固脫貧成果到戶產業扶持項目實施方案》,安排資金600萬元,對全縣低收入家庭實施到戶產業幫扶;支持做強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和村集體經濟,新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7個、家庭農場76個,新建供銷公司156個……

  自此,以煙、繭、茶、林、牧為支柱的五大特色產業捷報頻傳:2023年,全縣實現農業增加值32.79億元,烤煙實現產值4961.78萬元;實現蠶業綜合產值28.53億元;林業綜合產值達33.61億元;畜牧業不斷發展壯大,實現產值22.13億元……

  謀篇布局就業戰略

  “‘鯽魚豆腐湯’如何烹飪,湯水才能濃白?”

  “湯水濃白,放鹽的時間有講究……”在珙州月嫂月子餐培訓課上,學員劉俊芬邊記筆記邊與老師互動。

  “珙州月嫂”是珙縣勞務品牌之一,旨在幫助農村勞動力通過掌握技能實現就業,珙縣金沙職業培訓學校校長陳龍瓊介紹,培訓期間,學員包吃、包推薦就業,免除服裝費、學雜費、教材資料費等,“一句話,帶著自己來就夠了”。

  從拼體力到靠技能,越來越多的脫貧群眾像劉俊芬一樣吃上了“技能飯”。這背后,是珙縣縣委、縣政府圍繞“鄉村振興二十字總要求”,守牢不出現規模性返貧底線的全局謀略。

  “我們按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思路,通過為脫貧群眾提供家政、電商、電工、婦女手工等技能培訓,真正達到了‘教育培訓一人、就業創業一人、鞏固脫貧一戶’的良好效果。”農民工中心副主任曹波說道。

  技能培訓只是就業幫扶的一個“陣地”,隨著一項項舉措迅速落地,更廣闊的“戰場”在珙縣全域鋪展:加快建設“縣鄉村三級勞務服務體系”,組織開展流動招聘會、春風行動、百日千萬等線上線下招聘活動,持續深化勞務輸出增收入;持續提升農民工就業技能,開展各類特色勞務品牌培訓;全面落實就業幫扶措施,持續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繼續對脫貧勞動力發放外出務工交通補助,對符合條件的脫貧家庭學生發放雨露計劃補助;實施脫貧勞動力就業“六大專項行動”,開展就業培訓3971人,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2077個……全縣上下繃緊了弦,鉚足了勁,滿懷信心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

  鄉村振興蓄勢賦能

  “人在鄉村走,猶如畫中游。”珙縣有風光秀麗的鹿鳴茶海、異域風情的苗族文化、距今一億九千萬年珙縣恐龍化石、“植物活化石”珙桐、古老僰部落消亡留下千古之謎“僰人懸棺”“秦朝七大工程文化遺存”之一“五尺道”……可謂物華天寶、山川秀美。

  盡享“大自然恩惠”的珙縣,如何利用這些獨特優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部署,打贏這場跨越之戰”是擺在黨委政府面前最具體的問題。

  經過一系列戰略大重組、資源大整合、布局大調整,珙縣確立了“確保創建鄉村振興成效顯著縣和先進縣、積極爭創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的目標。

  優勢找到了,目標清晰了,珙縣縣委縣政府一班人帶領珙州兒女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大踏步前進:

  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互動融合”、生產生活生態“同步協調”、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發展,打造功能齊全、群眾受益、認可度高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推進“農業+生態旅游”“農業+休閑觀光”等多業態融合,著力延伸農業產業鏈、提升產品價值鏈,高標準建成百億蠶桑強縣、現代畜牧大縣、現代林業大縣,全面提高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

  按照“核心區—示范區—輻射區”三個梯度,因地制宜、分類打造鄉村振興“示范片”,發展特色產業“示范面”,高品質推進底洞鎮五星級現代蠶桑園區、王家青山壩+洛亥火石壩糧經復合示范園和巡場鎮龍茶花海、曹營鎮鹿鳴茶海、洛表鎮僰人懸棺農文旅融合示范園“五大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示范引領、輻射帶動全域鄉村振興。

  大力實施“百村示范、千村達標”工程,扎實推進農村“廁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和人居環境整治,深入開展鄉村“四旁四邊”綠化美化行動,切實讓“四季花果”成為鄉村一道靚麗風景線。

  如今,在“千萬工程”經驗的引領下,珙縣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和外來助力相得益彰,一幅鄉村振興的五彩畫卷在廣袤田間鋪展開來。(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领导玩丰满美女 | 在线播放十八禁视频无遮挡 | 婷婷色高清在线观看 |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婷婷丁香爱丁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