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6日電 (李真梅 李智)連日來,在瀘縣云錦鎮騎龍寺村,一筐筐黃燦燦的萬壽菊正裝車運往重慶市永川區,村黨總支書記駱勇望著滿車的萬壽菊喜上眉梢。
回首2023年,苦于村里栽種的200畝油茶前期無收益,沒錢支付土地流轉金,“油茶+”套種的模式也一直沒有頭緒,駱勇整天焦頭爛額的。鎮政協委員聯絡站了解這一情況后,及時組織了政協委員和農林專家開展視察活動,圍繞如何提升油茶種植收益等問題開展建言獻策大討論。委員們提出,要依托瀘永江三地主動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加大與重慶地區的聯系與合作,找準云錦區位優勢選定套種項目。視察活動過后,經過多番考察調研,政協委員和農林專家提出了探索“油茶+萬壽菊”的建議。
“去年下半年,我們成功與四川聚幫木業有限公司簽訂合同,由村上出地,公司出種子、出技術、出錢種植萬壽菊并負責種植、管理、采收和銷售全程經營。”駱勇十分高興,“今年,我村140畝油茶地實現‘油茶+萬壽菊’套種,村上和公司平分萬壽菊銷售收益,讓油茶種植土地流轉金有了保障。同時在萬壽菊種植、管理、采收過程中,公司又以勞務報酬形式聘請當地群眾,帶動了本村80余人就業,就業人員月收入可達2000元,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夠打工掙錢。采用了政協委員與農林專家‘油茶+萬壽菊’的建議,讓我們實現了油茶種植增效和群眾增收雙贏。”
“油茶+萬壽菊”套種發展模式建議,是近年來云錦鎮政協委員聯絡站積極組織政協委員開展視察、考察和調查研究后提出的20余條建議之一,有效助力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跑出“加速度”。接下來,聯絡站將繼續引導政協委員瞄準履職著力點,奔著聯系村(社區)建設發展中的問題去、盯著群眾關心關注的難題解,以新擔當新作為促落實促發展,在助推鄉村全面振興中作出更大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