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4日電 (彭傳桁 鄧云毅)金秋時節,從高空俯瞰營山大地,山脈蜿蜒、萬木蔥蘢。營山共有林地面積8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39.02%,森林蓄積量333萬立方米,有營山清水湖國家濕地公園、太蓬山國家森林公園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地。
近年來,營山縣圍繞“生態立縣、綠色營山”理念,以“林長制”為抓手,持續推進造林、護林、富林,努力實現山綠民富產業興。

厚植家底 在“造”上下苦功
近日,踏訪營山清水湖國家濕地公園,只見兩岸高大喬木環簇,山間鳥鳴陣陣,落日余暉下,清風拂過,白鷺翩躚,儼然成為營山縣厚植生態底色的最好注腳。
“水更清了,岸也更綠了。”當地村民張大爺說,現在的環境越來越好,前些年不見蹤影的野豬、黑鸛、松鼠等野生動物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村民的視野里。
生態保護修復是提升森林資源質效的重要舉措,更是推動可持續森林經營的重要方法。營山縣以“天府森林糧庫”建設為抓手,大力推進“綠化營山”行動,持續改善森林結構、提升森林質量,為林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023年12月,世界銀行貸款長江上游森林生態系統恢復項目2023年度工作總結會在營山縣召開,會議通報了世界銀行貸款長江上游森林生態系統恢復項目進展、表揚項目建設優秀單位,營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榜上有名。
“近年來,我們爭取世界銀行貸款資金3500余萬元,在26個鄉鎮集中連片實施營造林項目66700畝,引導社會資本投資實施林改培項目,完成新造林和更新造林9450畝,撫育補植中幼林27000畝,改造低效林30870畝。”營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營山還聚焦森林“水庫、糧庫、錢庫、碳庫”功能,圍繞“生態立縣、綠色營山”理念,編制《營山縣森林經營規劃(2021-2050年)》《營山縣森林資源可持續經營森林經營方案(2021-2030年)》,制訂《營山縣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推進方案》,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縣級部門為成員的專項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以國有企業為項目建設主體,規劃實施營造林項目24萬畝、發展林下經濟3萬畝。
每年3月,營山縣都組織干部職工、部隊官兵、公益志愿者和市民群眾開展義務植樹活動。近年來,該縣義務植樹參與人數達60000余人次,栽植苗木達90000余株,綠化荒山荒坡達1500余畝。
多措并舉 在“護”上出真招
近日,在營山縣應急管理局應急指揮中心,值班人員正通過應急管理指揮調度平臺實時查看縣內各林區情況。
該局工作人員表示,該系統通過高清智能AI攝像機預警結合智能化的煙火識別及熱成像技術,可以實時查看和記錄森林資源情況,兼具遠程喊話、語音提示、彈窗提醒等功能,還能自動完成對森林資源的火災監測和報警,使得森林防火由傳統的人工監測轉變為機器自動監測。
“秋冬季節,天干物燥,大風天氣增多,森林火災易發多發,我們指導鄉鎮(街道)每月對重點林區、景區開展一次全面排查。”營山縣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八月中旬以來,該局還聯合自規、氣象等部門推送高森林火險預警100萬余條,發放各類宣傳資料20000余份,縣鄉村三級宣傳粘貼禁火令、封山令9000余份,村村響每天早中晚播放禁火令、封山令以及其他森林防火音頻。
九至十月,按照四川省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安排部署,阿壩州森林消防支隊指戰員來到營山開展前置備勤工作,協助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
“我們帶來了快反森林消防車、物資運輸車等,并攜帶了高揚程大功率車載泵、風力滅火機、無人機,整體裝備精良,能夠實現快速響應、高效撲救。”阿壩州森林消防支隊馬爾康大隊副大隊長周繼強介紹,前置備勤期間,72名指戰員在營山駐地詳細檢查維護了裝備器材,并前往營山縣體育公園、望龍湖鎮、太蓬鄉等地開展機動拉練、培訓送教、帶裝巡護、增濕作業、講解滅火戰術等,同步巡護營山縣28個鄉鎮(街道)的山林。
為全力推進森林日常管護、森林防火、綜合防治等工作,營山縣明確縣鄉村三級“林長”職責,設立各級林長402名,配備監管員348名、專(兼)職護林員446名,今年開展巡林1.5萬余人次,發現問題1891個,已全部整改到位。整合力量組建督導工作專班,對全縣林長巡林、林業產業實施、古樹名木保護等重點工作開展常態化督導,倒逼責任落實、工作推進,今年下發工作提示函11份,督促整改問題10余個。
林產融合 在“富”上繪新篇
如今在營山,郁郁蔥蔥的山林成了林農的“綠色銀行”。
采摘、搬運、裝筐、稱重、上車……近日,在營山縣東升鎮東嶺農作物專業合作社油橄欖種植基地,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橄欖樹上果實累累,基地里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基地大多都是引進的皮削利、豆果、科拉蒂、克羅萊卡等優質橄欖樹,掛果時間早,產量大,出油率高,油質好。”業主胡桂清說,每株橄欖樹豐產期每年可采摘40斤油橄欖。
橄欖油被譽為“軟黃金”,胡桂清從事過橄欖油銷售工作,當過一款橄欖油的川北代理商,十分看好種植油橄欖的市場前景。2009年,她在營山縣東升鎮黃嶺村流轉500畝撂荒地種植油橄欖,組建東嶺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毅然投身于開荒拓綠的事業中。
合作社免費給村民發放樹苗,并提供技術指導,成熟的果子以每斤4元的價格保底收購,幫助村民增收致富。“采果很輕松,手腳麻利的人一天大約可采摘300斤,加上鋤草、補種苗木、修枝、施肥等,每年掙8000元不成問題。”黃嶺村村民唐大媽說。
與此同時,胡桂清建起加工廠將鮮果榨油并注冊“琬貴人”商標,還研發手工皂、面霜等產品,極大地提升了油橄欖的附加值。
經過多年經營,“琬貴人”橄欖油已成為營山本土知名農業品牌,先后獲“第三屆四川生態旅游博覽會”金獎、“2022年第107屆美國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特等金獎。合作社也先后被評為四川省第七批農民合作社省級示范社、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帶動一大批農戶參與種植油橄欖。
在營山縣綠竹筍現代竹產業基地,連綿翠竹生機勃勃,綠竹筍正拔節生長。該基地以駱市鎮千佛村為核心、輻射周邊青山、綠水、大廟等鄉鎮,通過強化基地設施建設、完善產品加工及銷售鏈條、積極培育經營業主等方式,實現綠竹栽培面積3100畝。該基地成功被納入2024年省級現代竹產業基地名單。
林業要發展,產業是關鍵。營山緊緊圍繞“林產融合”發展理念,把培育高質量現代化產業園作為林業產業發展的主方向,著力推動林業和產業相互支撐、深度融合、互利共生。
目前,營山縣林業產業園區建設初具規模,規劃培育油橄欖、油茶木本油料產業基地10000畝,油樟7000畝,發展林下產業5000余畝,建成香樟、楨楠等珍貴林木樹種基地3000余畝,全縣特色林業產業年產值達1.59億元。
營山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縣將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面落實好森林保護重點任務、大力發展綠色富民產業、統籌推進天府森林糧庫建設,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的綠色根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