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2日電 (龍宇威 薛諾)日前,綿陽市平武縣6萬余畝山桐子陸續進入采摘期,一串串紅彤彤的山桐子果實掛滿枝頭,香氣撲鼻,甚是惹人愛。

在平武縣壩子鄉山桐子種植基地,村民們正手持工具采摘掛滿枝頭的山桐子,挑揀、裝袋、搬運……一派豐收景象。“我平時在基地搞管理、除草、嫁接,自己也搞種植,離家近可以照顧家里,一年下來的收入有兩三萬塊錢。”壩子鄉村民羅萬蓉說。
毛葉山桐子是含油較高的高大喬木,具有產果量高、出油多等特點,不僅經濟價值高,而且還具有極高的觀賞性。據了解,山桐子一棵樹產量在60斤左右,一畝地栽40株,產量能達2000多斤,能有收入4000多元,山桐子變成村民手中的“真金白銀”,成為“致富果”。同時,種植基地從種植到采摘需要人力,解決了部分村里留守老人、中老年婦女的就業問題。

平武山桐子資源豐富,目前共有山桐子樹6萬余畝,其中,除了山桐子種植基地外,老百姓散種的山桐子樹遍布全縣。“山桐子是平武的本土樹種,好栽植,對勞動力的需求沒有那么嚴格的要求,特別是果實成熟以后可以長期掛在樹上,它不腐不爛,不需要集中勞動力進行采摘,能夠適應當前農村勞動力減少、老化的實際情況,避免了因成熟期集中而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困難。”金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徐大強介紹道。
發展山桐子產業是平武縣建設“天府森林糧庫”的重要抓手之一。近年來,平武積極與四川省林科院等科研機構合作,持續開展山桐子病蟲害防治、高效栽培、良種選育和改良等山桐子一產研究,穩步提升山桐子的種植水平和產量。

“平武縣是山桐子優良的天然分布區,也是優良的栽培發展區,尤其是今年高質量完成了4000余畝的‘高接換優’工作,大幅提升了山桐子第一產業高質量發展。”四川省林科院博士二級研究員羅建勛說。下一步,該縣還將按照“規劃引領、基地示范、輻射帶動”的發展思路,對山桐子產業進行集中規模成片培育打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