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7日電 (楊欽程 黃平)在瀘州市瀘縣天興鎮,鴕峰家庭農場以鴕鳥特色養殖和延伸產業鏈,走出了一條創新致富的新路子。
走進農場的展示廳,一系列鴕鳥蛋殼藝術品令人贊嘆。這些藝術品以中國傳統圖案為題材,山水、花鳥蟲魚等栩栩如生。它們或彩繪、或淺刻、或鏤空,在橢圓形的蛋殼上展現出非凡的藝術魅力。這些蛋雕藝術品不僅技藝精湛,而且銷售還不錯。據了解,蛋殼手工雕刻的工藝品售價980元左右,而機器雕刻的則相對便宜,約380元一個。
鴕鳥蛋殼圓潤光潔,具有象牙般的肌理和光澤,非常適合進行藝術創作。在鄭光華的帶動下,當地的手工藝人也加入了制作工藝品行列。他們運用細膩的筆觸、豐富的色彩和精致的線條,將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圖案勾勒在蛋殼上。這些藝術品經過包裝、宣傳和推廣后,深受客戶的喜愛,訂單源源不斷。
“我就是住這附近的,了解到村上有養鴕鳥,用蛋殼雕刻手工藝品,覺得稀奇也很有趣,我就在鄭光華那里學習蛋雕技術。我已經雕了兩年多了,不僅給我帶來了一定的收入,也讓我精神上獲得了極大的滿足和很有成就感!睘o縣天興鎮村民鄭英華說。
據了解,農場負責人鄭光華,曾是建筑業的一員,但在一次偶然機會了解到鴕鳥養殖的潛在經濟效益后,決定返回家鄉創業。在這幾年間,他的農場已經發展成為集鴕鳥養殖、孵化育雛、鴕鳥肉加工和鴕鳥蛋藝術品創作于一體的全產業鏈企業。
“我們的鴕鳥的全身都是寶,除了鴕鳥蛋作為藝術品創作外。我們的鴕鳥肉、皮毛制品等也在非常緊俏的”鄭光華高興的介紹道:“鴕鳥的產蛋周期是一年到十個月,每年12月份左右開始下蛋,休蛋期則在10月初到10月底。今年,他的農場制作的蛋工藝品產值已經突破10萬元!边@不僅他看到了鴕鳥養殖的廣闊前景,也為讓他繼續拓展鴕鳥養殖備受信心。
如今,鄭光華的鴕鳥產業已經成為了瀘縣天興鎮的一張名片,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鄭光華和他的鴕峰家庭農場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想,還為當地農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和增收渠道,推動了鄉村經濟的發展和繁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