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并于20日晚間正式發布。
雙城經濟圈,意味著公共服務共建共享,規劃綱要強調要以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擴大民生保障覆蓋面,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公共服務
以社保卡為載體
推廣“一卡通”模式
規劃綱要提出要建立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支持探索發展靈活共享就業方式,加快實現雙城經濟圈社會保險關系無障礙轉移接續,推動養老金領取資格核查互認,加快推進全國統一醫保信息平臺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建設,推進跨省市異地就醫門急診醫療直接結算,推進工傷認定和保險待遇政策統一。
另外,建設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推廣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一卡通”服務管理模式。將常住人口納入城鎮公共租賃住房保障范圍,逐步實現住房公積金轉移接續和異地貸款信息共享、政策協同。
教育
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
建設發展試驗區
值得注意的是,規劃綱要還提到建設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試驗區,并支持引進境外高水平大學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允許外國教育機構、其他組織和個人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內單獨設立非學制類職業培訓機構、學制類職業教育機構,支持建設國際合作教育園區。
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方面,規劃綱要提出構建“書香成渝”全民閱讀服務體系,鼓勵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等建立合作聯盟。建設三星堆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共同打造“成渝地·巴蜀情”等文化品牌。放寬文化演藝準入。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調機制,支持川劇、蜀錦、羌繡、夏布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發展。
公共衛生
二級以上醫療機構
醫學檢驗結果互認
規劃綱要提到,在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方面,依托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等優質醫療資源,加快建設國家醫學中心,支持共建區域醫療中心和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群。推進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創新基地建設,支持重慶整合有關資源建設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推進四川省兒童醫學中心建設。
此外,支持醫聯體建設和跨區辦醫,推動中心城市三甲醫院異地設置醫療機構,完善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醫學檢驗結果互認和雙向轉診合作機制。
在推進養老服務體系方面,鼓勵養老設施跨區域共建,推動人口信息互通共享,率先建立人口發展監測分析系統,開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綜合創新試點。
公共安全
防災減災救災一體化
打造2小時應急救援圈
規劃綱要明確,健全公共安全風險防控標準和規劃體系。加快建設國家西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以及物資儲備中心,打造2小時應急救援圈,推進防災減災救災一體化。
此外,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和聯動長效機制,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推廣實施公共設施平急兩用改造,提升平急轉換能力。在跨界毗鄰地區,按可達性統籌120、110等服務范圍。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鄒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