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周,四川將正式入汛。今年四川汛期氣候趨勢如何?4月24日,記者從省防指組織召開的汛期防汛抗旱趨勢會商會獲悉,預計今年汛期全省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較去年同期偏多;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較去年同期偏低;高溫日數較常年同期也偏多。
在降水量方面,今年汛期四川省將總體呈“西多東少”分布,旱澇并重,區域性階段性旱澇災害明顯。
雨情關聯水情。四川省水文水資源勘測中心相關負責人在會商會上表示,今年汛期,預計四川省盆地西部地區洪澇偏重,盆地北部和中部有區域性暴雨洪水過程。在江河來水方面,預計主要江河來水量與多年同期相比處于正常年份。
省防指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處于長江上游,除了汛期的概念,還有兩大時間概念:一是主汛期,為每年7月1日至8月31日;二是多年來暴雨洪水災害高發、易發期,即“七下八上”(7月下旬至8月上旬)。
“主汛期,特別是‘七下八上’期間需要特別注意洪澇災害防范。”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7月、8月是四川省洪澇災害致人傷亡的集中時段,亦是防汛關鍵時段。從災害發生范圍來看,從歷史洪澇發生區域情況看,四川省盆周山區、攀西地區、川西高原等區域需格外注意防范。
又訊 據新華社報道,水利部21日組織長江水利委員會及四川、重慶等省市水利部門和長江三峽集團,開展2023年長江防洪調度演練。據預測,今年汛期,長江上游地區及兩湖水系可能發生時段性、區域性暴雨洪水。
本次防洪調度演練以高洪水位頻次高、防守難度大、分洪任務重的長江中游城陵磯河段為主要調度目標。通過動態洪水預警、多維度防洪形勢分析、高精度三維仿真等數字化手段,充分發揮以三峽水庫為核心的長江上中游水庫群聯合調度作用,最大程度減輕災害損失。(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邵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