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進一步提升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日前發布,明確提出到2025年,全省質量供給與需求更加適配,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達到99%以上,食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8%以上,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達到94%以上,工程質量抽查合格率不斷提高,消費品質量合格率有效支撐高品質生活需要,公共服務質量滿意度達到80分以上。
18項舉措精準施策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的質量提升階段性行動目標,并逐項設置對應指標,具有科學性和前瞻性。”省質量強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方案明確了推動重點消費產品提質升級、提升產業基礎質量競爭力、促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高質量發展、增加優質服務供給、健全質量提升支撐體系等18項具體落實舉措。
推動重點消費產品提質升級。實施方案從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增強特定人群特殊產品適用性、提升特色優質消費品質量供給、打造四川工程質量品質標桿方面進行了安排部署。其中,圍繞“一老一少”特殊人群消費需求,支持鼓勵企業創新開展人體工效學相關領域的基礎研究、技術研發;深入推進兒童和學生用品安全守護行動,提高校服、玩具、文具和嬰童用居家防護、運動防護、助行騎乘等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扎實開展適老用品監督抽查,建立老年用品產業標準體系,推動適老化產品發展和智能應用及終端產品適老化改造。
如何提升產業基礎質量競爭力?實施方案明確,將實施產業質量強基工程、材料質量領航工程、裝備質量攻關工程的“三大工程”,包括培育技術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企業自主創新平臺;建設一批面向產業可靠性試驗驗證、檢驗檢測、認證認可、技術咨詢、推廣應用、知識產權、質量和標準等開展基礎服務的公共平臺;編制產業基礎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工藝、產品)清單目錄,聚焦基礎零部件、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基礎軟件、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等薄弱環節自主創新突破等。
細化措施助力落地落實
促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高質量發展,是實施方案的一大重點。我省將提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品質量水平,積極推廣數據安全管理認證制度,提升企業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能力;實施“5G+工業互聯網”工程,增強制造業數字化供給能力;實施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圍繞新材料、生物技術、醫療器械、數字技術等前沿領域開展標準研究和驗證等。
在增加優質服務供給方面,我省明確了推進生活性服務質量品質化、推動生產性服務質量專業化、促進公共服務質量便民化的具體舉措。
為健全質量提升支撐體系,實施方案還從發揮科技創新引領優勢、強化產業鏈全面質量管理、深化質量基礎設施協同服務、加快四川特色品牌培育創建、加強質量人才專業化培養等5個方面細化了舉措,包括建立科技創新政策和質量政策緊密結合的工作機制,支持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申報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科技項目和省級科技計劃項目,重點面向影響制約產業發展的質量短板問題開展質量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實施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計劃、工業“珠峰攀登”行動、“貢嘎培優”行動計劃、制造業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啟動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