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cxw > 四川日報

四川省脫貧人口增收暨東西部協作工作推進會舉行
2023年07月25日 09:35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曹惠君

  7月24日,涼山州甘洛縣團結鄉瓦姑錄村,微風習習,寬闊的鄉間道路兩旁是成片的梨林,累累碩果掛滿枝頭。

  “我們的梨子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翠香果,這可是我們脫貧群眾增收的‘金果子’。”團結鄉黨委書記杜樹堯忙著給參觀梨樹種植核心區的嘉賓介紹情況。

  當天,全省脫貧人口增收暨東西部協作工作推進會在甘洛縣舉行。浙江省駐川工作組,省鄉村振興局和21個市(州)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以及涼山州11個脫貧縣和儀隴縣、宣漢縣、南江縣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參會。與會人員實地考察,相互交流,話題的重點是脫貧人口如何持續增收。

  產業+就業

  脫貧人口收入增速高于當地農民收入增速

  走在瓦姑錄村梨樹種植核心區,不少人發現,每棵梨樹的枝頭上都掛著一張“認養牌”,上面寫著認養人和認養時間。

  “一棵梨樹認養費100元。果子還沒結出來就預定了,我們能夠穩定增收,消費者也能吃到‘專供’的生態農產品。”村民李志瓊告訴記者,瓦姑錄村氣候非常適宜種梨,但過去,村民只把梨樹栽在地邊或者荒山上作為副業。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增加脫貧人口收入是關鍵。2017年,瓦姑錄村開始大力發展梨產業,發展至今全村總種植面積超4000畝。憑借梨樹種植及其延伸產業,2022年該村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超過14865元。

  促進脫貧人口持續穩定增收,既要靠產業,也要靠就業。省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2022年全省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構成來看,工資性收入占到69.8%,務工就業仍然是促進脫貧群眾增收的主要途徑。

  當天的會上,遂寧市介紹了他們的做法。遂寧堅持把發展幫扶車間作為構建脫貧群眾持續增收體系的重要抓手,加強政策資金扶持,先后升級48家、新建5家,年產值達6.8億元,吸納就業9300余人,年人均增收2.86萬元。

  省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地要扭住產業、就業、消費等關鍵環節,確保脫貧人口收入增速高于當地農民收入增速,脫貧地區農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農民收入增速。

  提質+擴面

  不斷拓展浙川東西部協作的內涵和外延

  當天,參會嘉賓走訪了涼山州長榮索瑪服裝智造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

  車間內,47歲的彝族老鄉阿支莫正忙著趕制訂單。她從事服裝工作20多年,以前一直在廣東、福建等地打工。去年底,看到家門口辦起服裝廠,決定返鄉就業。“在這里上班一個月能拿到7000多元,而且工廠離家只有一公里多,家里也能照顧到。”阿支莫說。

  涼山州長榮索瑪服裝智造有限公司今年2月正式投產,是甬(寧波)涼(涼山)東西部協作首個社會資本主導的輕工業項目。公司董事長蔣雨雨介紹,項目從初次接洽到簽約落地,僅用了27天。

  宜賓市與浙江省嘉興市則在園區建設、產業升級、促進就業等方面深度合作,不斷拓寬增收路徑。記者在會上獲悉,借助東西部協作的“東風”,宜賓圍繞紡織、動力電池、光伏產業精準招商,今年赴浙江招商80余次,簽約項目總投資58.8億元。

  浙江省駐川工作組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以來,浙江共援助四川幫扶資金約101億元,實施幫扶項目2481個,累計引導1279家東部企業到四川投資興業,共建產業園區93個,引導30余萬名農村勞動力在浙江穩崗就業。

  “當前,東西部協作的內涵和外延正不斷拓展!”省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浙川合作將聚焦提質擴面,在科技創新、綠色轉型、文化旅游、物流運輸等方面的合作,積極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協同體系。(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邵明亮)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在线看黄Ⅴ免费网站免费看 | 亚洲精品无播放在线播放 | 欧美一区二区日韩国产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一级二级一区二区 | 女同精品久久国产字幕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