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3日電 (記者 劉忠俊)記者2月3日從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下稱:“消委”)獲悉,公布的2023年度消費者投訴信息統計分析報告顯示,消費者對保潔、育兒、養老等服務需求急速增加,家政服務行業消費投訴頻發。
據了解,隨著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二孩、三孩政策的放開,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消費者對于保潔、育兒、養老等服務的需求急速增加。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包括家政人員素質差、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服務行業標準不統一、收費約定不明和收費標準混亂,不能按時上門服務和及時的預約服務和退款、擅自取消訂單、中介服務費退費難等問題。
消費者彭女士于2023年7月23日向四川省消委投訴稱,與成都某家政公司簽訂月嫂服務合同,支付9600元服務費。月嫂工作4天后,彭女士發現其護理并不專業,后因小孩肺炎住院就告知了家政公司解雇了該月嫂。彭女士在月子中心待了56天回家后,申請家政公司提供育兒嫂服務,向公司提出退差價被拒絕后,要求解除合同。家政公司以合同中約定服務費不予退還,拒絕退款。經省消委調解,家政公司退回服務費用9108元。
消費者廖女士于2023年10月16日向四川省消委投訴稱,于2023年8月8日與某家政平臺公司簽署住家保姆服務合同,按約定提前支付家政人員工資6000元及6500元平臺服務費。后因家人對其廚藝、工作自律不滿意,在提供30天服務后該家政人員主動提出離職,平臺未按約定找到新家政人員補充到崗后再離崗,導致40余天無家政服務。廖女士要求解除服務合同并退還平臺服務費,但平臺稱合同中已約定而拒絕退費。經調解,雙方協商同意為消費者退回服務費用4209.32元。
消委認為,家政服務企業的旺盛需求和行業規范相對滯后形成強烈的對比,普遍小而散、管理混亂、從業人員素質相對較低,家政服務標準缺失,行業服務規范和監督體系未健全,導致市場魚龍混雜,相當多的企業只管收介紹費和服務費,各方利益無法保障,也不能滿足消費者的品質生活和個性化需求。
四川省消委呼吁政府相關部門應促進家政服務業的規范化發展,多方發力實現產業的升級和優化,同時,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擇家政公司時要審查其資質和了解其服務口碑,在簽訂格式合同前應仔細閱讀,特別留意是否有不平等條款和免責條款,同時要約定清楚違約責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