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科學家精神,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5月24日晚,由四川省科學技術廳、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2024年四川省科技活動周暨蓉城科學之夜啟動儀式”在成都舉行。
啟動儀式上特別設計了“禮遇最美科技工作者”環節,國家超級計算成都中心、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新一代人造太陽團隊、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團隊等全省十個科技創新團隊走上紅毯,現場“開講”,普及科學知識,分享創新故事,充分展現科技創新力量。
“非常榮幸作為四川省10個創新團隊之一來參加此次活動,這是對于我們工作的認可。”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副院長陳慶川表示:“下一步,我們新一代人造太陽團隊將圍繞聚變燃燒等離子體運行和新的工程實驗堆做進一步的努力,為做好聚變研究工作貢獻我們中核力量和四川力量。”
今年是“兩彈元勛”鄧稼先誕辰100周年,活動現場演繹了《有一種感動叫鄧稼先》舞臺劇,充分展現科學家巨匠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力量,并進行科學家精神薪火傳承活動、為省市十佳科普使者頒獎。
此外,活動現場還設置了五大主題展區,包括“致敬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鄧稼先”—科學家精神展、重大科技成果展、科技與藝術融合展等,展示了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拉索”)、磁浮飛行風洞、多態耦合軌道交通動模試驗平臺、國之重器“華龍一號”等重大科技成果,為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非凡的科普體驗。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設計所二室副主任邱陽就在現場和記者分享了“華龍一號”團隊研發攻關的歷程,他動情地說:“我們因為同一個夢想匯聚在一起,那就是我們中國一定要做出自己的三代核電技術,今天這個夢想成真了,我們也帶著這個成果來到了蓉城科學之夜的現場,希望把這項喜悅也分享給大家。”談到下一步規劃,邱陽表示,團隊將始終秉持自主創新的初心,持續優化研究,讓華龍一號在國家雙碳目標的征途上貢獻更大的力量。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科研誠信與科普處處長梁剛介紹,本次活動周將持續至6月1日,全省21個市(州)和有關單位都將結合自身優勢和特點,廣泛發動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科普基地、重點實驗室等平臺,組織專家深入田間地頭、廠礦企業、社區農村、中小學校,采用多種形式宣揚科學家精神,推廣先進技術成果,預計線上線下各類科普活動達3000 余次。(胡欣 漆南威)
(來源:四川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