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cxw > 四川日報

打造“天府森林四庫”,四川具體將如何實現?
2024年10月08日 09:40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曹惠君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正式印發《建設“天府森林四庫”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四川將聚焦森林的“水庫”“糧庫”“錢庫”“碳庫”功能,在全國率先開展“森林四庫”建設,高水平打造全國“森林四庫”建設示范省。

  《實施方案》明確,到2030年,全省森林面積達到2.65億畝,森林蓄水能力達到1000億立方米、年產“林糧”2000萬噸,林業綜合產值達到1萬億元,森林碳儲量達到10億噸,實現四川森林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

  打造“天府森林四庫”,四川具體將如何實現?

  蓄水于山

  建長江黃河上游“綠色天然水塔”

  四川是森林資源大省,全省林地面積3.81億畝、居全國第一,森林蓄積18.95億立方米、居全國第四。

  聚焦“天府森林水庫”打造,《實施方案》突出實施生態修復重大工程和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兩大任務。

  具體來看,四川將實施長江上游干支流生態修復工程以及四川盆周山區生態修復工程。以橫斷山區水源涵養、長江上游干支流水土保持為重點,在金沙江、雅礱江、岷江-大渡河等重點流域開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復等綜合治理措施。在岷山-邛崍山、大巴山、明月山等區域,開展水源涵養林建設、低效林改造、退化林修復。

  此外,還要加強退化天然林修復。尤其以阿壩州、甘孜州、涼山州為重點,對株數密度不合理、森林健康問題嚴重的林分,采取撫育間伐、人工促進天然更新等措施,全面提升天然林涵水保土的功能。到2030年,實現保護修復退化天然林2000萬畝。

  藏糧于林

  構建多元化森林食物供給體系

  去年底,省政府印發《建設“天府森林糧庫”實施方案》,著力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切實維護糧食安全,“向森林要糧食”已成為四川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的重要路徑。

  核桃、橄欖油、茶油、竹筍、松茸、椿芽等均為四川特色“林糧”。針對“天府森林糧庫”打造,《實施方案》明確,要積極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積極發展特色經濟林方面,《實施方案》針對核桃、油橄欖、竹筍、油茶等特色品種給出開發重點,提出以川產道地藥材分布區為重點,調整優化杜仲、黃柏、厚樸、烏梅等木本藥材布局。

  科學發展林下經濟。具體包括大力發展林下種植,適度發展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養殖,引導林區群眾適時、適度開展林下野生菌類、野生藥材等林特產品采集。到2030年,實現全省年產菌類200萬噸以上,建成森林藥材規范化基地200萬畝以上。

  搖錢于樹

  推進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2023年,四川林草產業總產值達到5200億元,全省林草生態旅游綜合收入近1900億元。

  立足森林產品變商品、資源變資本、價值變產值,《實施方案》提出,大力培養木、竹、林產化工、苗木花卉、生態旅游康養等業態,積極推動生態產品價值轉化。

  木竹產業是四川打造“森林錢庫”的優勢之一。根據《實施方案》,要推進木材資源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經營,鼓勵發展集成材、科技木、高性能木質重組材等新型木材產業。通過實施“以竹代塑”行動,積極開發竹日用品、竹建材、竹家具等產品,鞏固拓展竹漿紙一體化發展優勢。到2030年,全省竹漿及造紙產能分別達到300萬噸、200萬噸。

  森林旅游康養產業的發展重點為提質升級。具體來看,包括突出培育大熊貓、大峨眉、大九寨、大香格里拉等生態旅游品牌,布局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體驗環線。到2030年,全省生態旅游康養產值達到3300億元。

  固碳于木

  增強森林固碳增匯功能

  四川林草碳匯潛力巨大。通過在全省各地啟動林草碳匯項目開發試點,預計至2025年底,四川林草碳匯試點單位將開發碳匯項目30個,開發規模約960萬畝。

  圍繞森林碳匯功能和碳儲量增長,在增加森林面積、擴大森林碳容量同時,還要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和災害防控,減少森林碳損失和碳排放,鞏固森林碳存量。根據《實施方案》,四川將聚焦重點生態區域,實施國土綠化綜合項目,實現到2030年,完成國土綠化項目營造林200萬畝的目標。

  讓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變現”是關鍵。四川將聚焦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碳普惠機制建設,拓展區域性林業碳匯消納渠道;探索完善“林業碳匯+生態司法”修復等模式;向創新林業碳匯金融機制等方面發力。到2030年,全省林業碳匯項目包裝規模超過3000萬畝,森林碳庫生態價值轉化體系基本形成。(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俊伶)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 日本久久A级推油电影 | 五月婷婷在线视频免费 | 亚洲日韩欧洲日本国产综合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