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26日電 (陳選斌)26日,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草業科技協同創新中心(簡稱“草業協同創新中心”)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西南草牧業協同創新中心在成都正式揭牌。據悉,草業協同創新中心的成立旨在解決草產業發展中的關鍵問題,包括種質資源、品種選育、栽培技術、模式創新以及加工利用等方面。

全國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周禾在會上指出,在當前優質高產草品種單一、草地利用率低、草地退化嚴重及管理保護政策不完善等情況下,兩大協同創新中心的建立顯得尤為重要。這些高能級平臺不僅為廣大草業科技工作者搭建了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同時發力的重要平臺,也為西南地區草業事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
面對當前中國自主培育牧草品種數量少于歐美國家的現狀,傳統育種方法進展緩慢且分子育種應用不足的問題,周禾建議,針對產業需求,加大牧草重要農藝性狀基礎研究,開發牧草遺傳轉化體系,構建基因編輯體系,縮短育種年限。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朱永群介紹了四川草業面臨的主要挑戰:商業用草種子對外依賴度高(約70%),亟需選育高產優質草品種、開展良種繁育;種養循環結合不緊密,亟需種養一體化關鍵技術集成;同時,生態環境較為脆弱,植物多樣性水平有待提高。
為了應對上述難題,草業協同創新中心計劃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推動四川草牧業高質量發展:加大草業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力度;大力開展草業科技創新研究,解決草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和瓶頸問題;搭建草業科技創新平臺,促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提升草業領域的整體創新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