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成都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會議聽取了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提出,2025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預期增長5.7%以上;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以上、6%以上和6%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以上,外貿進出口總額保持規模穩定;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81%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
目標錨定,如何實現?成都將重點抓好聚焦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擦亮最具活力和幸福感城市名片等九個重點方向發力。
加力擴大有效需求,成都將大力提振有潛能的消費,強化汽車、家居家電、消費電子等商品聯合促銷,支持春熙路、交子公園等商圈打造全球時尚消費地標,持續發放“吃住行游購娛”等消費券。積極探索“跟著賽事來旅行”“跟著演唱會來旅行”等新模式。培育更多像“哪吒”一樣的現象級數字文創IP。發展壯大首發經濟、冰雪經濟、夜間經濟、銀發經濟。
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成都將鞏固提升電子信息、醫藥健康、新型材料等特色優勢產業能級,推動比亞迪半導體、通威五期等項目竣工投產,裝備制造全產業鏈營業收入達到1萬億元。加快壯大人工智能、低空經濟、新型顯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深入落實“人工智能+”行動,力爭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到1300億元。積極發展人形機器人、飛行汽車、腦機接口、群體智能、商業航天等未來產業。
成都還將常態化開展“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工作,高效運行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通過完善“政策找企業”機制、開展“局長處長換位體驗走流程”活動、推廣“綜合查一次”聯合執法等,塑造“有需必應、無事不擾”的鮮明品牌。(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薛維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