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在這個時節晝長漸暖,陽氣開始生發,新陳代謝增強。在這個節氣里,養生需注意些什么呢?四川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吳糧葶、牟宏宇、張順玉3位專家提醒大家,需防“三病”、捂“三處”、品“三菜”。
立春時節需防“三病”
在需防的“三病”中,首先就是防躁動。立春時節,氣壓低,容易引起人腦分泌的激素紊亂,加上天氣多變,也常常使人的情緒波動較快。所以,立春時節,應避免過度疲勞,保證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可以到戶外散步、放松身心。
其次是防哮喘。春風裹雨,百草回芽,立春時節是哮喘病的高發時期。因此個人應加強口鼻保健,尤其是有過敏性體質的人此時應有意識地遠離花粉、塵螨等過敏源,謹防哮喘發作。
最后是要防眩暈。春天里,有肝陽亢奮的人就容易出現頭昏,甚至是眩暈。立春時節,如果出現頭暈腦脹、天旋地轉的情況,要注意反復測量自己的血壓,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降壓。平時飲食要注意盡量清淡,而且不要抽煙喝酒。
立春時節還需捂“三處”
雖已立春,天氣乍暖還寒,需謹防風寒入侵而生病,俗語說“春捂秋凍,百病難碰”,防風保暖仍是這個季節養生的重點。
捂腿腳——防春寒。“寒從腳生”,腳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腎和脾胃的經脈都起源于腳,而雙腳又距離心臟最遠,護好腳很重要。
捂肚子——護脾胃。腹部有很多重要經脈,如脾胃經、肝腎經穿過,任沖督三脈起于腹腔內。腹部受涼,很容易出現腹痛、腹瀉。
捂后背——護陽氣。背為陽,背部適度溫暖有利于體內陽氣生發,可預防疾病,減少受涼、感冒和患肺炎的機會。
立春時節可品“三菜”
春天陽氣生發,五行屬木,與肝相通應,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建議配方選膳時選擇柔肝養肝、疏肝理氣的中藥和食品。
香椿——開胃降火。民間有“常食香椿不染病”的說法。從中醫角度講,香椿有開胃、降火的功效,而且能保肝、利肺,對多種病菌也有抑制作用。
薺菜——清熱解毒。薺菜中含豐富的蛋白質,這一點是大多數蔬菜不具備的優點。另外,薺菜還可以清熱解毒、降壓明目,春天多吃點,能有效預防上火。
春筍——滋陰涼血。春筍富含植物蛋白、纖維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筍體肥厚,可葷可素,炒、拌、燉、煨皆成佳肴,對因陰虛火旺引起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浮腫便秘、咳嗽煩渴等都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