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立夏,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在這一節氣里,養生該注意些什么?四川省第二中醫醫院副主任中醫師陶陶表示,立夏有三養,重要的還是以養心為主。
記住這“三養”
在立夏節氣里,人體的氣血運行會旺盛起來,并且活躍于機體表面,因此養生需記住“三養”。
慎起居:立夏以后氣候變化比較顯著,應晚睡早起,以順應陰陽變化。當然,晚睡也不應超過11點。還應該養成午睡的習慣,一般以0.5—1小時為宜。
淡飲食:夏季飲食調理主要以健脾和胃、益氣生津為主。這一時期不宜過食苦味食物,如苦瓜、萵筍葉等,以免損傷陽氣。可適當多吃辛味食物補益肺氣,如蘿卜、蔥、蒜、姜等。
加運動:立夏后,要順應陽氣向上、向外的運動趨勢,適當增加活動,多與陽光接觸,但不宜過度暴曬。可在清晨、傍晚等氣溫、光照合適的時候,選擇相對平和的運動鍛煉,如散步、慢跑、練八段錦、五禽戲、打太極拳或做瑜伽等。
此外,立夏時節,雖然氣溫逐漸升高,但早晚氣溫仍較低,此時人體最怕受涼。清晨與夜晚時分,應當衣著外套,夜晚睡眠時應蓋薄被,并關好門窗。日間氣溫升高,也不可貪圖過分涼快而猛吹空調或風扇,否則極易感冒。
養生還要會吃
在這個節氣里,養生食譜有哪些?專家特別推薦了一些食物。
莧菜:夏天的長壽菜。莧菜具有清熱解毒,除濕止痢,通利二便,利竅止血等功效。通常我們在市場上見到的莧菜有紅、白兩種。
蠶豆:夏天的快樂豆。中國民間歷來有“立夏之日嘗三鮮”的習慣,嫩蠶豆就是其中之一。蠶豆能產生五羥色胺,吃了心情會變好。另外,它含有豐富的膽石堿,對于增強記憶力有較積極的作用。
蒜苔:夏天的抗菌菜。立夏之后,濕熱雨水增多,人特別容易出現感染和腹瀉。蒜苔所含的大蒜素、大蒜新素,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天然抗生素”。蒜苔不宜烹制得過爛,以免辣素被破壞,殺菌作用降低;消化功能不好的人最好少食蒜苔。
西紅柿:有清熱解毒、涼血平肝之效,酸味能起到斂汗、止瀉的作用,可以預防流汗過多導致的氣陰損傷,有利于健胃消食。
紅棗:紅棗的補血效果非常好,都說“一日食三棗,青春永不老!”夏季很多人經常感到疲勞,吃點紅棗可補益氣血,有助于改善疲勞癥狀。
櫻桃:新鮮的櫻桃的鐵含量尤其高,每百克櫻桃的鐵元素含量為6—8毫克,因此,具有促進血紅蛋白再生的功效。中醫認為櫻桃可以補心氣,養心血。櫻桃不僅能使血脈暢通,還能補益心陽。
紅豆:李時珍將紅豆稱作“心之谷”,既能清心火,還能補心血,具有消腫利尿、補血、強心、健脾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