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11日電 (唐竹冬)今年以來,羅江區堅持把“12345”熱線作為聽民聲、察民情、化民怨、解民憂的重要途徑,不斷推進市民服務工作由被動辦理向主動治理轉變。
9月23日,羅江區沁園小區外人行道被挖開了一道口子,幾名工人正對堆積其中的淤泥與碎石開展清理工作,為預備換新的污水管道騰出空間。原來,羅江區萬安鎮沁園小區污水管網由于建設較早,管網老化堵塞,造成該路段時常污水外溢,讓周邊居民很是苦惱。

“整棟樓的所有污水全部從這個水管冒出來,大糞噴了一地。逢年過節的時候,人們全從外地回來,生活用水多了,污水管就又堵起來了。”居民李永紅說。
據了解,由于該區域管理權屬較為復雜,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羅江區及時召開市民服務工作聯席會議,專題研究解決方案,最終決定由羅江區綜合執法局牽頭對其開展污水管網改造工作。
“我們正對沁園小區損壞污水管道進行初步維修,計劃更換管道30余米,疏通化糞池,徹底解決污水橫流的問題。”羅江區綜合執法局城市基礎設施維護中心主任蘭林介紹說。

目前,該路段的污水管網已完成疏通更換,周邊地面及附屬設施正在進行修復。周邊居民紛紛表示,此次污水管網換新工作,從源頭上解決污水外溢問題,恢復了小區周邊干凈整潔環境。
“污水管道處理了,下大雨污水管也沒有臟的東西噴出來了。我們非常滿意,好的環境就有好的心情。這真是給我們做了利民的‘大實事’!”居民李永紅高興地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