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網絡上出現的“賣慘”式營銷、“悲情”式帶貨,從今年9月以來,涼山州市場監管局等5部門聯合開展了網絡市場“賣慘”營銷等虛假助農信息專項整治。
10月27日,記者從涼山州市場監管局了解到, 為進一步規范網絡市場經營行為,營造良好的網絡市場經營環境,加強地方農特產品品牌保護,維護農特產品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專項整治以7至10月農特產品集中上市之際為重點時段,對名為助農銷售,實則利用同情心“套路”帶貨,破壞地方農產品品牌形象,打壓市場價格,損害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利益的行為,在全州范圍內開展專項聯合整治。
據了解,鑒于涼山農特產品的多樣性,虛假助農信息發布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涼山州將以專項整治為基礎,將該項工作日常化,保持高壓態勢,堅持常態化監管,堅決遏制虛假助農營銷亂象,創建公平、公正、清朗的網絡經營環境,推動涼山網絡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專項整治把雷波臍橙、金陽青花椒、鹽源蘋果、會理石榴、西昌葡萄等涼山農特產品作為品牌保護重點,以微信視頻號、抖音、快手等自媒體平臺營銷渠道為主要監管對象,發揮“協同管網”的部門聯動優勢,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聯動、早規范。
同時,嚴厲打擊網絡營銷中的“賣慘”營銷、“悲情”營銷等涉及虛假宣傳、虛假廣告、不正當競爭的違法、違規及犯罪行為。充分維護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合法權益,嚴防虛假助農信息對涼山農特產品品牌形象產生不良影響。
根據整治方案,涼山州市場監管局將把“虛假助農信息”納入日常化網絡交易監測,并將該專項整治工作與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無縫銜接”,假期虛假助農信息等廣告違法、違規行為的監測。州委網信辦加強對互聯網有關虛假助農信息內容的管理和引導。州公安局依法打擊因發布虛假助農信息、非法經營等行為所構成的犯罪行為。州農業農村局從農產品生產者、經營者方面做好網絡營銷秩序源頭管控。州商務局引導電商協會依法有序經營。
記者 何勤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