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下降,全省進入用氣高峰期,燃氣安全、消防安全尤顯重要。近期一些地方發生的燃氣爆炸事故,再次敲響消防安全警鐘。
為推動燃氣安全、消防安全,全面排查四川住建領域各類安全隱患,防范重大突發事件發生,推動全省安全生產形勢進一步向好,近日,省住建廳聯合省消防救援總隊,組織執法人員、安全專家、媒體記者等組成“住建安全在行動”暗訪組,前往成都、廣元、內江等地,就餐飲商家安全用氣和小區消防安全情況開展暗訪。
暗訪情況怎么樣?記者從現場帶回報道。
成都一小區:
消防控制室主機癱瘓 部分滅火器材過期
10月27日,暗訪組來到位于成都市龍泉驛區的九峰東方明珠小區抽查。該小區于2014年交房投用,目前有1500多戶業主,是當地規模較大的小區。
當日9時許,進入小區后,暗訪組徑直來到小區消防控制室,“火災報警控制器報故障,部分消防聯動設備,比如送風機、防火卷簾、消防電話、火災報警探頭出現故障,均未反饋到系統主機。”暗訪組成員、省消防救援總隊二級指揮長吳錦宜進行現場檢查和測試后,發現控制室主機處于癱瘓狀態,無法正常使用。
控制室內,暗訪組成員、省住建廳物業管理專家聶智華檢查消防資料、值班情況后發現,“人證不符”現象非常明顯,“小區未按要求落實雙人雙崗,實際值班人員未持證值班。”
消防控制室情況檢查完后,暗訪組前往地下一層、二層,檢查水泵房、配電房、滅火器材等情況。暗訪組發現,部分滅火器材存在過期未更換的情況。同時,小區地下室水泵控制柜未處于自動狀態,濕式報警閥故障。“這也意味著,如果小區出現火災險情,消防水泵需人為開啟,這可能錯過最佳滅火時間,不能及時控制火勢。”
電動自行車是小區的主要安全隱患之一。暗訪組專門來到位于地下車庫的電瓶車充電區域進行檢查。該充電區域現場負責人介紹,目前,小區有300多輛電瓶車在這里停放和充電,充電裝置采取智能控制系統,充滿后能夠實現及時斷電,“同時,我們還通過監控等手段,及時阻止電瓶車進電梯、樓道和入戶。”
對于小區消防設施存在的問題,龍泉驛區消防救援中隊4月已向該小區發出整改通知書。物業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整改中,每月都會形成一個整改報告,爭取早日完成整改。”

在內江一小區抽查時,發現部分滅火器材已不能使用
內江兩住宅小區:
消防通道被占用 消火栓里不出水
11月3日15時,內江市東興區興盛路,玉都花苑B區,暗訪組進入該小區隨機抽查消防安全。
一進入小區,只見小區道路兩旁停滿了車輛,只留下中間一道窄而彎的空間供通行。暗訪組成員、省消防救援總隊專業技術三級指揮長郝春節表示,這屬于嚴重占用消防通道的行為,此外,消防車通道也沒有劃線標識,“萬一發生火災,消防車根本無法順利通過,影響救援滅火時效。”
物業方成都欣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介紹,玉都花苑B區是一個老小區,建于2003年左右,小區有17棟樓房,住640多戶、2000多人,“因為小區建設年代較早,地下停車場缺失,業主的車輛只有停在地面上。”
那么,小區內的消防設施是否配齊、有無過期呢?接下來,對這方面進行的隨機抽查,同樣讓暗訪組震驚。
暗訪組來到該小區8棟樓道內,檢查消火栓的日常保養情況。只見消火栓箱體積滿灰層、沒有貼封條,輕輕就可打開;未按規定張貼日常檢查日志,箱內消防槍“消失不見”。暗訪組成員試著打開消火栓,卻發現不出水,也聽不到任何水壓聲響。
消火栓管道竟然沒有水!這樣的情況讓暗訪組大吃一驚。接著暗訪組來到該小區3棟的樓道進行檢查,發現該樓道消火栓的情況同樣如此。
郝春節表示,消火栓沒有水,對于消防救援來說非常致命,萬一發生火災險情,第一時間影響的是居民和物業開展自救,而后消防車到來,也無法進行補水,“這會嚴重貽誤滅火戰機,造成更大火災損失。”

內江一小區樓道存在“飛線充電”
在這兩棟樓內,暗訪組還發現樓道常閉式防火門也“不翼而飛”,只有門框上一些痕跡隱約表明它們“曾經存在”,樓道內滅火器灰塵厚積、無壓力、銹蝕嚴重,“完全處于報廢狀態”。在該小區另外一樓棟,暗訪組發現幾輛電瓶車停在樓道出入口,一個插線板斜拉著橫在空中,“飛線充電,危險重重。”
當天,暗訪組還來到位于內江市市中區的鴻通春天公園城,這是一個居住了4800多戶的萬人小區。暗訪組同樣發現諸多消防隱患: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對應急處置程序嚴重不熟悉;地下車庫、樓道消防設施保養不到位,變形、損壞、銹蝕現象突出;樓棟常閉式防火門長期不關閉、損壞嚴重。
對于暗訪中發現的消防安全問題,暗訪組分別向兩小區管理方一一指出,并提出整改意見。暗訪組要求,對已查明的消防隱患要立即整改,對不能及時整改到位的,應制定限時整改計劃并落實應急防控措施。同時,要進一步加強消防管理,認真開展日常巡查檢查,加強小區居民消防知識宣傳,確保小區消防安全責任和措施落到實處。
劍閣一條“小吃街”:
餐館不論大小 都沒有安裝燃氣報警器
10月26日,暗訪組來到廣元市劍閣縣普安鎮進行暗訪抽查。位于當地東門大橋橋頭的一條“小吃街”,是一條寬兩米左右的小巷子。10時,暗訪組來到這里時,不少沿街餐飲店內,餐廚人員正在廚房忙著備菜。
暗訪組成員直奔廚房“重地”。在“京都餃子館”“百味軒食坊”等小餐館后廚,狹小的空間內,暗訪組成員發現,燃氣軟管油污遍布、私拉亂接現象非常明顯,燃氣熱水器產生的廢氣直接在室內排放。暗訪組成員、省城鎮燃氣行業專家庫專家陳良若表示:“餐館空間狹小,如發生燃氣泄漏,非常容易造成燃氣濃度偏高,引發燃爆事故。”
小餐館不規范,大一點的餐飲企業情況又如何?
隨后,暗訪組來到“食神庭院火鍋”進行抽查。這是一家可供上百人同時就餐的火鍋店,在大廳內擺放了10多張圓桌,幾個包間內也設置有火鍋桌。

劍閣縣普安鎮的餐館,燃氣軟管私拉亂接現象突出
“這些火鍋桌,都是用超長軟管來進行液化氣罐的連接;同時,一些軟管,沒有外層保護就直接穿墻而過,非常不規范。”仔細檢查后,陳良若告訴記者,在“食神庭院火鍋”后廚,燃氣軟管私拉亂接的情況同樣很突出。
在對“小吃街”的抽查中,暗訪組發現一個共同問題:這些餐館,無論大小,基本上都沒有安裝燃氣報警器。
暗訪組成員、省住建廳三級調研員黃建今介紹,新修改的《安全生產法》第三十六條明確規定:“餐飲等行業的生產經營單位使用燃氣的,應當安裝可燃氣體報警裝置,并保障其正常使用”,并在第九十九條增設了相應處罰條款。
對此,劍閣縣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羅顯德表示,已向其燃氣服務范圍內的商家宣傳了燃氣報警裝置安裝知識,“但商家積極性不太高,目前安裝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
暗訪組向商家、燃氣公司指出問題并提出整改意見,同時著重強調:一定要盡快安裝可燃氣體報警裝置,并建立相關臺賬,如有拒不安裝等情況應及時報應急管理部門進行查處,“要進一步加強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加強用戶用氣安全管理,提升燃氣服務品質,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記者 張明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