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4日(王利文劉剛)近日,走進雅安市雨城區漢碑路社區金鳳小區,79歲的居民何奎方老人,正俯身打理小區的鮮花長廊。綻放的三角梅和平整的路面,在冬日暖陽的映照下顯得十分溫馨。

開展小區環境提升、老舊小區“臟亂差”變身“潔凈美”,養老服務模式不斷優化,社區陣地“親民化”改造……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進程中,雅安市民感受著點點滴滴的變化。
“金鳳小區是雨城區最早的公租房小區,目前入住774戶1700余人,其中戶籍在轄區的僅97人,小區存在住戶收入偏低、物業繳費率低、人員流動性大、鄰里矛盾糾紛多等管理難題。隨著社區治理,解決了飛線充電、不文明養犬等問題,小區從居住環境到物業服務都有了大幅提升。”17日,漢碑路社區黨委副書記吳文琪談及小區變化,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

居民小區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常態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陣地之一。針對老舊小區“無人管”的現象,雅安進一步發揮機關黨建優勢,完善基層治理機制,引領群眾“共建共治共享”。
在名山區東城社區沿江東路51號小區,自管委員會主任周德樹介紹,曾經院內基礎設施滯后,存在很多亂停亂放現象。如今,該院中每棟樓都有樓棟長,在他們的帶領下,居民紛紛參與改造,全面治理環境衛生、協調閑置空地改為活動空間,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在雨城區青江街道孝廉社區老年人配餐中心,一葷兩素僅需9元,這一“從無到有”的社區養老中心,非常受老人們的青睞。
“只要一個電話,無論刮風下雨,志愿者就會準時把熱乎乎的飯菜送到老年人家中,讓老年人倍感溫暖。”孝廉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定洪介紹,孝廉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是雨城區第一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為周邊老年人提供“醫、養、護、娛”等“一站式”養老服務,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社區成了我們的活動陣地,大家都喜歡來、愿意來、經常來。”在名山區新城社區,退休居民趙政權和舞伴在社區提供的場地中,伴隨著音樂翩翩起舞。社區黨委書記王蝶介紹,社區在做好醫保、社保、門牌號、優撫、民政等事務辦理的同時,聚焦居民需求,拓展為民服務領域,如托兒服務、老人健康服務等涉及青少年、老年人日常生活的諸多方面,以增設便民服務為載體,讓社區成為居民最愛來的“幸福港灣”。
據了解,雅安市在社區陣地“親民化”改造中,堅持“辦公最小化、服務最大化”原則,改變過去辦公區域多、服務區域少的傳統模式,推行集中辦公,拆除隔離式辦事柜臺,形成開放式、互動式的“零距離”服務模式;推行“一室多用、錯時使用”等措施,使服務用房面積占比提高80%以上,社區陣地面貌煥然一新。
當前,按照“提質增效、鞏固提升”的年度工作安排,雅安持續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市政基礎設施、交通秩序、農貿市場、城市管理、社區小區、鄉村環境等“八大提升行動”。隨著一項項民生實事妥善解決,雅安正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生活文明幸福指數,讓群眾感受到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帶來的新變化、新實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