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并非是老年人的“專屬疾病”,部分年輕人可能也會受其困擾。32歲的小林就經歷了一場與肺癌的“搏斗”,年輕的小林原本充滿活力,過著平靜而健康的生活。然而,這樣的平靜近期卻被一紙診斷打破了——在一次感冒發燒后,小林因為持續咳嗽接受了胸部CT掃描,檢查發現其肺部存在一個混雜性的磨玻璃結節。
在醫生指導下,小林6個月后接受了CT復查,但結果仍舊讓她心涼:磨玻璃結節增大,密度增加,不排除腫瘤可能的提示。
小林心中滿是疑惑,自己如此年輕,沒有煙酒嗜好,為何會患上這個可怕的疾病?她開始焦慮、不安,仿佛整個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帶著對健康的強烈渴望和對未知的恐懼,小林急忙趕到了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普胸外科就診。在醫院里,她將自己的困惑和痛苦傾訴給了醫生,希望能得到一個答案。
生活健康的年輕人為啥也會得肺癌?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普胸外科黃鑫醫生:事實上,肺癌的發病原因是復雜的,除了吸煙等傳統危險因素,還有許多其他因素也可能導致肺癌的發生。例如,長期暴露在空氣污染等環境中、遺傳因素等,都可能增加肺癌的發病風險。而疾病的發生,與年齡沒有絕對的關系。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普胸外科團隊深知對于這樣一位年輕的患者,每一個決策都可能影響到其一生。為實現患者最大化獲益,楊懿主任組織團隊結合患者年齡、身體狀況、疾病進展、手術循證醫學證據等,對小林的手術方案展開了深入的討論。在與患者、家屬充分溝通后,團隊為小林行單側胸腔鏡下右上肺結節局部楔形切除及淋巴結采樣手術——在盡可能減少對患者術后肺功能影響的前提下,徹底切除病變組織。
術后病理報告診斷小林為浸潤性肺腺癌,IA2期。所幸,這個分期的肺癌絕大部分都能通過手術取得根治的治療效果。經過術后的康復指導,小林順利出院。
普胸外科楊懿主任:肺結節和肺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肺結節只是對影像發現的小于3cm的肺上的病變的統稱。實際上在肺結節中,真正有威脅的肺癌存在比例很低。
最重要的是,對于結節應定期監控,及時發現變化,在必要的時候進行合理的醫學干預。而目前,外科手術仍是最佳的治療選擇。在患者身體條件不允許手術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立體定向放療(SBRT)以及射頻消融等方法來進行局部治療。
針對肺結節是否手術,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普胸外科提出了“一不,三慎”的手術原則。一不,第一次發現磨玻璃結節不建議直接手術治療,建議再次科學隨訪復查以后,再行決定是否手術,三慎,對于年輕的肺結節患者、多原發肺結節患者、肺結節位置距離靠近肺門的患者及手術可能切除肺組織范圍較大的患者的手術,需要慎重評估手術。
可結合肺癌多學科一體化診療特色,組織展開多維度的聯合診治探討為健康保駕護航,以保證患者得到及時、適宜的治療,避免過度治療的發生。(吳平華 楊懿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