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日電 (朱斗峰 曹宇)洗臉、穿衣、喂飯,推拿、按摩……每天早上一起床,家住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姚家鎮元寶村二組村民楊桂香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照顧癱瘓在床的丈夫,這也是她10年來每天必做的“功課”。

“他的身體不能動,身邊隨時離不開人,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把他安頓好了才出門干活,到點回來做飯、清理之類的事情……”楊桂香說,上世紀90年代初,她和丈夫高遠清經人介紹,走進了婚姻的殿堂。當時雖然過得清貧,但他們卻感覺生活得很幸福。然而,天有不測風云,2014年的一天晚上,高遠清騎摩托車趕路回家,經過凹凸路段不慎發生車禍受了重傷。經過多方治療,命保住了,可是卻從胸部以下不能動彈,造成高位癱瘓。
“說實話,我現在這樣真的對不起她。桂香瘦,身體也不好,我沒出事前,我就是她的靠山,現在任何事情都要靠她。”高遠清說,他喪失勞動力后,家里小到做飯洗衣,大到種地修房,全靠楊桂香一人來操持。“我如果不出事,她不會這么苦,她才51歲,頭發都白完了。”
家里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病人,一日三餐要靠人喂,大小便要人料理,整天洗這洗那,楊桂香整天像旋轉的陀螺樣忙個不停。為了讓丈夫好受點,她每天堅持為丈夫擦洗身子,定時給他翻身。除了擦身、翻身,還要端屎端尿。10年來,為了照顧好癱瘓的丈夫,她很難睡過一個安穩覺。
“我不照顧他,他只有死路一條,跟他結婚30多年了,無論如何我都要把他照顧好。”楊桂香說,在10年的漫長歲月里,她既是丈夫的護士,又是家里的頂梁柱,她的對丈夫不離不棄的故事感動了親朋好友和相親。
“她真的是一個賢惠的妻子,這么多年都無怨無悔,不論是趕集訪親,每次都給她老公端飯回來,生怕她老公挨冷、受餓,真的是一個好妻子。”元寶村二組村民馮建英稱贊道。
因家庭情況特殊,姚家鎮政府領導和村干部經常幫助她家,給予了楊桂香經濟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安撫,為了解決經濟來源的問題,當地政府提出了公益性崗位安置,讓其在附近的養雞場里工作,同時也照顧了家庭。
“楊桂香家情況特殊,鎮黨委政府、村委會班子對她特別照顧,首先安排她在土雞園區務工,并將她納入B級低保,安排了公益崗。同時,也給她老公評定了殘疾等級。”元寶村支部書記何國文說。
“感謝縣、鎮、村各級黨委政府,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助和照顧,我們這個家會更艱難……”楊桂香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