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houye > 川觀新聞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丨打造幸福、帶勁、美好的鄉村新未來
2022年06月20日 09:21 來源:川觀新聞 編輯:曹惠君

豐收時節,南充嘉陵區一立鎮塘灣村,當地干部群眾采摘蜂糖李。李向雨 攝影

  6月16日,廣元市劍閣縣普安鎮五星村,最后一批收割的小麥已完成烘干,轉往庫房。

  兩天后,遂寧市安居區石洞鎮雙祠堂村的種糧大戶奉光榮,也正在向大豆播種發起最后沖鋒。

  芒種前后,顆粒歸倉和播種希望不止于阡陌間。6月16日,省委高規格召開農村工作領導小組2022年第一次全體會議,要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要求,加快推進四川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努力實現農業水平更高、農村環境更美、農民生活更幸福。

  從規劃藍圖設計,到田間辛勤勞作,蜀鄉大地,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正在轉化為加快建設更高水平“天府糧倉” 的具體行動。

 小麥大豐收 記者 吳聃 攝

  胸懷“國之大者”

  全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

  “好吃!”6月18日,四川省第七屆“稻香杯”優質米評選食味鑒評環節,專家們對參評的35個品種大米逐一點評。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幾天前,在永豐村的稻米展示區,正在此地視察的總書記抓起一把“東坡大米”,細細端詳,仔細詢問大米的品質、產量和價格。

  四川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之一、西部唯一的產糧大省,更是糧食加工消費大省。

  2018年在川視察期間,總書記強調,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中心任務,扎扎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

  胸懷“國之大者”,四川持續重點關注糧食安全,今年更是將保障糧食安全擺在全省“三農”工作的首要位置,全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

  筑牢“防火墻”。谷非地不生,借助劃定耕地保護紅線,四川啟動實施“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合理控制城鎮開發邊界規模,進一步推動“良田糧用”,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非糧化”。

  逗硬“指揮棒”。圍繞糧食種植擴面和增產,四川一手建章立制層層壓實黨委政府糧食安全責任,一手穩政策發補貼持續激活農民種糧積極性。去年,與全國同步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考核,對未能完成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實行“一票否決”。今年,又首次將種糧大戶補貼標準提升至80元/畝/年,用真金白銀讓種糧農戶見效益。

  打好“翻身仗”。鎖定新品種研發與農技推廣,四川連續多年組織力量攻堅克難,接連推出“川優6203”等為代表的新品種,研發出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的“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今年,在整合全省農業領域科研院所力量的基礎上,組建省級種業創新研發推廣平臺四川省現代種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全面吹響川種振興的新號角。

  一組數據記錄著四川推動糧食穩產增產的奮斗軌跡:2020年,全省糧食產量達705.4億斤,時隔20年再次邁上700億斤臺階;2021年,全省糧食產量達716.4億斤,再創新高。

  念好“六字經”

  持續做大擦亮農業大省“金字招牌”

  “天府龍芽”又要出口了!

  6月15日,樂山市夾江縣再度敲定1300噸“天府龍芽”系列夏茶出口中亞的訂單。這是繼去年4月四川發出首趟茶葉出口專列以來,川茶外銷的又一喜訊。

  縱觀川茶等“川字號”農產品品牌崛起之路,2017年是注定被銘記的時間點。這一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四川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四川農業大省這塊金字招牌不能丟,要帶頭做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篇大文章,推進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

  方向指引征程。五年來,四川錨定念好“優、綠、特、強、新、實”六字經,推動川糧油羊、川豬、川牛、川果等“川字號”優勢特色產業融合發展,用實際行動做大擦亮農業大省金字招牌。

  園區奠定基礎。2018年起,四川明確將現代農業園區作為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用考核辦法壓實責任,用每年5億元省級財政資金調動各地創建積極性。我省已建立“省領導分產業推進、市抓縣、縣管園”的推進機制,率先在全國推行縣級黨政一把手負責的“園長制”。至2021年末,全省共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13個,數量居全國前列,建成省星級園區107個,國家、省、市、縣累計梯次建成各類農業園區1178個。

  品牌領航產業。2017年起,“天府龍芽”、“天府菜油”、“四川扶貧”、“天府鄉村”等“川味”濃郁的省級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陸續登場,“會理石榴”、“巴山巴食”、“眉山春橘”、“東坡泡菜”等四川地方性農產品品牌不斷叫響,引領四川優勢特色農產品揚帆出海。

  去年,川茶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大關,成為繼川豬、川糧油、川菜、川果、川牛羊后又一產值破千億元大關的四川“農字號”;“天府菜油”旗下品牌常年“刷屏”“中國好糧油”榜單,贏得“菜油看四川”的美譽……品牌崛起、產業振興的故事正在蜀鄉農村不斷上演。

  村民在麥田里收割 記者 吳聃 攝

  聚焦“五個振興”

  農村環境更美、農民生活更幸福

  幸福酥肉、帶勁豆花——6月18日,周六,阿壩汶川縣映秀鎮博愛新村,“帶勁豆花”老板楊云剛又一次推出熱銷的游客套餐。

  過上美好生活——在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第一書記劉超也把這六個字掛在了辦公室墻上。

  幸福、帶勁、美好,這是四年間總書記先后兩次來川視察時留下的美好期許。也是近年來,特別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以來,四川舉全省之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真實寫照。

  新動能更加澎湃。用好改革這一關鍵一招——2019年起,以全省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為契機,全省鄉村振興資源要素配置、生產力布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持續優化。去年,全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基本完成,當年全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現收入141.49億元,較2018年增長16.6%。

  “領頭羊”更有力量。近年來,以人才振興為抓手,全省回引優秀農民工村干部1.4萬余人,換屆后的村黨組織書記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超過一半、“一肩挑”比例達97.5%。去年,共完成高素質農民新培訓3.6萬名。

  新鄉風引領新風尚。2021年,我省在全國率先完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省級立法,并先后公布兩批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全面啟動實施傳統節日振興工程和鄉村文化振興“百千萬”工程……在四川,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加快形成,鄉風文明進一步提升。

  新村貌更美麗。去年,全省分區分類推進“美麗四川·宜居鄉村”建設五年行動。至去年底,全省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7%、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96%的行政村。

  農民生活更美好。去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75元,較上年增長10.3%,再次跑贏全省平均增速。而伴隨著“農村30分鐘健康服務圈”覆蓋面不斷擴大,全省數千萬老鄉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正在迎刃而解……

  “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國’的美稱,要嚴守耕地紅線,保護好這片產糧寶地,把糧食生產抓緊抓牢,在新時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殷殷囑托,激勵全川。

  從南到北,小麥滿倉,禾苗青翠,天府蜀鄉,共同奔向鄉村全面振興的嶄新未來。

  記者 王成棟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午夜久久福利小视频 | 日韩一级香蕉片在线观看 | 五月婷婷之综合缴情 | 最新在线步兵区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