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引擎,對經濟具有持久拉動力。當前受疫情影響,市場主體的生存與發展,社會民生的需求與保障,均有切實的困難與問題。
危機之中,機遇尚存。一批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在疫情沖擊下彰顯韌性,快速發展。這在新消費領域的表現,尤為突出。在線消費、健康消費、綠色消費等新消費熱點不斷涌現,眾多企業也正利用數字技術賦能,加大消費新場景供給。
在這樣的背景下,今日下午,在天府綠道這個新消費場景里,由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成都市商務局主辦,成都新經濟企業俱樂部、成都市樓宇經濟促進會承辦的新經濟“給政策、給場景、給金融、給空間”數字經濟賦能新消費對接會順利舉行。

給機會 謀合作
《數字經濟賦能新消費機會清單》引關注
會議現場,參會代表們收到了一份干貨十足的會議資料——《數字經濟賦能新消費機會清單》。
據悉,該清單聚焦數字化管理、數字化營銷、客戶引流、品牌推廣、顧客購物、游客游覽體驗提升、要素服務等重點場景,覆蓋了消費領域、智慧文旅、電子商務、冷鏈物流、網紅直播、互聯網金融等應用領域,分為需求清單與能力清單兩部分,包含81條需求信息與45條供給信息,共計126條機會信息,旨在促進項目、場景、技術、需求有效對接,加快數字經濟賦能新消費。
齊發聲 共發展
《共同參與城市新消費場景建設倡議》發布
近年來,成都圍繞“場景營城”的核心理念,把打造消費新場景、培育消費新模式作為激發消費創新活力、釋放消費潛力的重要抓手。城市新消費場景的建設,需要企業、政府、協會等各類主體機構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參與。
在此背景下,成都新消費產業生態圈聯盟牽頭,會同平臺企業、新消費企業和新經濟企業,共同向全市企業發出《共同參與城市新消費場景建設倡議》,包含“堅持新消費為引領,激發產業前進動能,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搶抓行業發展機遇;加快消費場景建設,推動消費創新供給;培育新興消費熱點,推出數字消費新品”等內容。
提需求 顯能力
多元主體共謀新消費機遇
會議上,各方代表圍繞傳統商戶、商圈提檔升級需求與數字經濟企業數字化能力開展交流對接,以數字技術、流量資源賦能傳統商戶、商圈數字化轉型升級。
在生活服務企業建設數字化新消費場景需求與能力分享環節上,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馭未就“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為居民提供優質消費場景”進行了需求發布,他表示“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現有保供能力受場地規模、交通路網等因素制約,已無法滿足保供所需等問題。”針對該需求,美團川藏公共事務總監劉江針則從營銷、配送、IT、供應鏈等角度給出了“美團六大賦能助力商戶數字化升級”的解決方案。
在商業街區數字化提檔升級需求與能力分享環節上,東門市井副總經理張薇通過現場分享,將目前東門市井數字化建設情況及提檔升級訴求進行了詳細地解說,針對性地發布了餐飲品牌數字化建設、美食圈元宇宙等需求。螞蟻集團支付寶數字零售總經理張榮耀針對該需求,帶來了“支付寶數字科技助力商業實體數字化轉型升級”的能力分享,詳細介紹了數字商超、數字商圈、數字品牌等解決方案。
在商業綜合體打造數字化新消費體驗需求與能力分享環節上,成都中海地產商業管理公司助理總經理魏濤就“重構‘人貨場’,綜合商圈數字化轉型之路”進行了需求發布。抖音生活服務華西直營中心市場營銷高級總監代文菲針對需求,帶來了“用好線上新場景,持續獲取經營新增量”的能力分享,介紹了抖音生活服務通過線上培訓賦能傳統餐飲商家,依托商圈場景沉浸式活動等具體案例。
集體簽約環節上,成都市工商業聯合會與浙江網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數字供應鏈金融合作框架協議;美團與成都旅游景區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美團與成都市旅游住宿業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抖音與麻辣空間、愛達樂、奇跡健身簽署天府品牌計劃。
隨后,參會企業還根據自身需求與能力與各方代表進行了進一步的洽談對接。

給政策 振信心
打造全場景的消費“試驗場”
面對疫情帶來的困難和挑戰,成都著力多舉措刺激消費,幫助企業紓危解困,提振企業發展信心。“助企健康發展30條”“穩增長40條”等政策的及時出爐,在房租減免、社保減負、穩崗補貼、稅費優惠、融資貸款方面為持續加碼對企業的扶持,皆表現了成都發力實體經濟、紓困中小企業的堅定態度和信心。
“四給”對接會,旨在通過政策、場景、金融、空間的供需對接,幫助創新產品應用落地和企業發展釋放資源提供機會。本次會議通過新穎形式,積極推動龍頭企業、鏈主企業、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對接交流,形成新消費領域良好的發展生態。
據悉,目前,依托成都新經濟企業俱樂部平臺,市新經濟委已開展了智慧治理、智慧大運、智慧燃氣、供應鏈、智慧養老等系列專題“四給”活動。未來,市新經濟委還將繼續聚焦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服務,持續開展“專題對接+專項輔導+線上線下常態化服務”等系列“四給”活動;繼續構建“城市機會清單+創新應用實驗室+未來場景實驗室+場景示范”全周期場景孵化模式,通過消費者、商家、鏈主企業和各區域融合互動,努力打造出一個全場景的消費“試驗場” ,做好企業服務工作。通過該方式,促進政企資源和市場機會進一步釋放,讓更多企業參與到成都的各類場景打造和智慧蓉城建設中來,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獲得感。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李艷玲 責任編輯 郝燕萍 編輯 劉春春 圖片 李艷玲 審核 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