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盛瑜在與學生交流。 張浪 攝
(四川統戰人說統戰事)西昌學院院長賀盛瑜:培養本土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促進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
中新網成都1月25日電 (起鈺婷 徐楊祎)“我希望西昌學院能夠成為涼山人才培養的基地,我們培養更多的人才扎根涼山、服務涼山,為涼山的鄉村振興、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人才支撐、科技支撐。”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四川省委會常委、西昌學院院長賀盛瑜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民族地區發展經濟要靠產業,產業發展要靠人才,西昌學院作為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唯一一所省屬全日制本科院校,將發揮人才優勢,助力當地鄉村振興加速發展。
今年58歲的賀盛瑜已從教38年,是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先后獲得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首屆教學名師、四川省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在老師們心中,她是不斷為民族高等教育奔走吶喊的“拼命三郎”;在學生們眼中,她是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最美教師”;在彝族同胞心里,她是翻山越嶺、心系百姓的“鄰家大姐”。

2020年,全國政協委員、西昌學院院長賀盛瑜參加全國政協會議。 西昌學院供圖
“這幾年我做的一個比較大的事情,就是促成教育部、國家民委、四川省政府共建西昌學院。”賀盛瑜告訴記者,經過兩年多的不懈努力,西昌學院于2020年8月正式成為全國新建本科院校中唯一一所省、部、委共建高校,為學院爭取了更多的辦學資源。新修宿舍、教師公寓,校內基礎設施不斷提檔升級……得到各方支持的西昌學院,將能更好為涼山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人才與智力支撐。
“作為院長,我為西昌學院爭取到了更好的發展機會,使得師生們站上更高的平臺后,能更好去服務民族地區、服務鄉村振興。”賀盛瑜如是說。

2020年,賀盛瑜帶領的“大涼山電子商務教師團隊”被評為“四川省最美教師團隊” 。 西昌學院供圖
賀盛瑜的父母退休前,曾在涼山州冕寧縣工作,大半輩子都在為教育事業奉獻。生于涼山、長于涼山的賀盛瑜,受到父母的影響,也立志要建設好涼山。“我到西昌學院任職時,正值涼山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我帶領西昌學院師生發揮科技教學的優勢,與美姑縣、布拖縣等地建立對口幫扶,用師生研究的科技成果來助推涼山的土豆、苦蕎、黑山羊等產業發展。”
賀盛瑜還充分發揮專業智庫優勢,在涼山多地開展電商扶貧工作取得實質效果。近年來,西昌學院成為了服務涼山脫貧奔小康的行動基地,培育出“彝鷹”等電商直播團隊,在昭覺、美姑、布拖等地開展直播帶貨和電商推廣,售賣特色農產品,幫助老百姓開網店,并將學生的實踐課程開到了田間地頭,開到了大山深處。“團隊里有電子商務專業、農學專業的老師,將講課與實踐結合得非常緊密。學院也利用這個平臺,對涼山的苦蕎、葡萄等農產品進行電子商務的推廣,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因實績突出,西昌學院“大涼山電子商務教師團隊”于2020年獲評“四川省最美教師團隊”。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和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委員,賀盛瑜積極履職,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許多客觀務實的提案、議案和建議。自2018年起,賀盛瑜連續3年深入美姑、布拖等縣的大山里進行調研。“越到基層越能發現問題,也越能產生最切合實際的思考。”賀盛瑜說,自己看到了脫貧攻堅工作帶來的巨大變化,也看到民族地區要高質量發展最需要面對的問題:人才支撐。“需要立足長遠,通過大力發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培養本土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鍛造民族地區自我發展的‘造血功能’。”賀盛瑜表示,電子商務是國家戰略重點發展的現代服務業,她希望能在民族地區高校增設電子商務碩士專業學位類別。
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賀盛瑜還提出要“推動電商與物流協同發展,破解鄉村經濟發展瓶頸”,建議加大涼山地區交通、物流、網絡等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支持快遞物流企業建設自動化配送中心;支持電商、快遞物流企業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整合業務流程,共享資源,持續推動電商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此外,履職期間,賀盛瑜的多個提案得到了相關部委的高度重視并得到積極響應、采納。她也榮獲“九三學社中央2018-2020年參政議政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一直以來,賀盛瑜堅守的教育初心從未改變。“通過教育,讓民族地區的學生了解國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種下一顆感恩祖國、回報社會的種子,就是我最誠摯的心愿。”賀盛瑜由衷地希望,民族地區在取得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的基礎上,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進一步實現人才騰飛,實現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