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獲悉,《四川省縣域民營經濟改革試點方案》(以下簡稱《試點方案》)已正式印發,明確將在全省擇優確定4個試點縣(市、區)開展試點,試點任務包括在融資增信新模式、降本減負新路徑、惠企服務直達新方式、轉企升規新機制、多元化解糾紛新方法等五個方面進行探索。據悉,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省民營辦)、財政廳還將建立改革試點支持激勵措施,在試點期限內對每個試點縣(市、區),每年給予1000萬元資金支持,連續支持三年。
《試點方案》中明確提出了試點目標,將力爭用三年(2023-2025年)時間,實現試點縣(市、區)服務和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政策體系更加完善,服務體系更加健全,發展環境更加優化,市場主體融資需求更好滿足,經營成本有效降低,“轉企升規”成效明顯,合法權益平等保護,縣域民營經濟綜合實力和整體競爭力明顯增強的目標。到2025年,力爭試點縣(市、區)民營市場主體數量較2022年增長40%,民營經濟增加值較2022年增長20%,占GDP比重提高5個百分點。
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從《試點方案》明確的五項試點任務看,將充分運用大數據為民營市場主體融資增信,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題,試點實施“信用+園區”新模式,著力打通“信用到信貸”全鏈條。
在降本減負新路徑探索方面,提出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要素成本、人力成本、物流成本,支持加快建設電子交易公共服務系統,支持設立政府專項資金,對錯峰用能企業給予一定支持。探索惠企服務直達新方式,將鼓勵實施民營市場主體服務事項的清單化管理,探索精準化服務對接機制,探索建立多元化惠企服務平臺。
在多元化解糾紛新方法方面,提出要探索構建“一站式”多元解紛體系,為民營企業提供化解糾紛“一條龍”服務,滿足糾紛多元化解、快速化解和有效化解的實際需求。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