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houye > 封面新聞

絢麗的青春 四川省2022“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發布儀式圓滿舉行
2022年11月23日 16:31 來源:封面新聞 編輯:曹惠君

  “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導和鼓勵廣大高校畢業生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勇于到基層一線和艱苦邊遠地區建功立業,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11月18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主辦的“絢麗的青春·四川省2022‘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發布儀式”在四川廣播電視臺舉行,全省10位“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因扎根基層、擔當奉獻的先進事跡獲頒“最美”稱號。

  發布儀式上,身為教師、醫生、非遺傳承人、創業致富帶頭人等全省不同行業基層一線的10位四川省2022“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以其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投身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無私奉獻的真實故事和現場分享,感動了全場,詮釋了青春大美情懷。如阿壩州松潘縣政府辦公室機關黨委書記范博在榨房村開辦課業輔導班,幫助當地孩子走出大山;高縣中學第三黨支部書記、年級副主任鄒杰,在貴州山區做特崗教師十年,遏止了當地早婚的不良風氣,讓更多的學齡孩子有書可讀;“和普通教育的老師們相比,從事特殊教育的老師少有‘桃李滿天下’的驕傲”的成都都江堰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導處主任翟丹妮,說特殊教育老師更看重學生微小的進步,為此,他們需要不斷學習前沿教育康復知識,需要擁有重復千千萬萬遍的執著和耐心。另外,“全國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沈富瓊,現場講述了她在海拔近4000米的甘孜州白玉縣的動人故事。

  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曉博,四川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戴作安,共青團四川省委副書記任世強,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唐小平,為10位四川省2022“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頒發證書。四川省“三支一扶”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相關領導,市州黨委宣傳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領導,以及電子科技大學、西南民族大學等高校代表,共同見證了10位“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的誕生。來自四川音樂學院、西南民族大學等高校的學子們用歌舞送上了真摯祝福。

  據悉,2021年全國共計選派3.8萬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三支一扶”服務。此次四川省2022“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發布儀式,將激勵更多高校畢業生走入基層,用“正青春”的干勁和智慧,盡情抒發青春情懷,收獲金子般的青春寶貴經驗。

四川省2022“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人物簡介

  范博(阿壩州松潘縣)

  他心懷“到基層去,將理論付諸實踐,做名副其實的鄉村守望者”的信念,大學畢業后來到阿壩州松潘縣工作,又主動申請到偏遠的榨房村擔任第一書記。他通過微信公眾號“榨房村范同學”記錄駐村工作日常、宣傳政策法規,利用周末組織輔導全村學齡兒童的功課,并為村民們開辦夜校沙龍,組織文體活動,收獲無數好評。駐村三年,他帶領榨房村脫貧摘帽,讓全村89戶村民擺脫貧困。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評為“四川省優秀第一書記”。

  鄒杰(宜賓市高縣)

  他2010年通過西部“特崗教師計劃”在貴州山區成為一名特崗教師。十年間,他幫助懵懂的少男少女們走入學堂,通過知識改變命運。面對山區孩子“初中畢業即打工”的情況,他努力勸說,幫助他們進入職業技術學校,用專業技術養活自己。2020年,他被調入四川省高縣中學,所帶年級期末測評成績創下該校歷年最好記錄。他在推動農村教育扶貧、學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農村學生營養健康教育、生物課程實驗教學改革創新、生物學科教學方法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獲得教育部2019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等榮譽。

  張藝凡(德陽市羅江區)

  她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德陽市羅江區略坪鎮建國村,開啟了羊肚菌種植創業之路。她在四川省林科院學習技術,加上不斷反復探索研究,實現了羊肚菌平均每畝近3萬元的產值,獲得13項產業鏈專利技術,成為全國生鮮羊肚菌供應商中的佼佼者。她還創新“公司+農戶+基地”模式,帶動就業1500余人。2019年,她牽頭成立家庭農場協會,帶領周邊鄉親一同走向富裕。她被評為“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獲得四川省第四屆鄉土人才大賽金獎等獎項。

  嚴飛(達州市宣漢縣)

  放棄考研讀博的機會,他大學畢業后回到生養自己的革命老區——達州市宣漢縣,成為宣漢縣人民醫院中醫科的一名年輕中醫。他主動上門送醫、社區義診,在便民門診坐診期間,多次借錢給看病抓藥的老年人,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2018年,他被選派至涼山州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幫助當地硬化通村道路,并通過以購代捐的形式助力村民銷售農產品,還聯合開展義診活動。最終,他帶領全村34戶貧困戶高質量脫貧。他被共青團中央和全國學聯評為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

  舒代瓊(甘孜州德格縣)

  從阿壩州師范學院畢業后,她來到甘孜州深度貧困的溫拖鄉開展工作。為了幫助當地更多小孩走入校園,她成立組織“阿咪媽啰愛心助學協會”,幫助當地23個鄉鎮兩萬余名學生重返校園。2016年,她被選拔到浪多鄉工作,幫助村民改善生活條件,還利用個人資源,幫助患有先天性頸椎彎曲的俄章接受治療,重新挺直脊梁生活。在她的帶領下,轄區內所有適齡兒童都有書可讀,順利通過義務教育驗收。她是優秀村官和甘孜州勞動模范。

  韓春寅(涼山州會理市)

  他是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綠釉陶瓷制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還是“涼山工匠”。通過燒制改良綠陶制品,創新綠陶制作工藝,他成功將會理綠陶名聲打響。2017年,韓春寅通過教授周邊貧困群眾綠陶技藝,帶領他們走向致富道路。他還創建會理綠陶文化產業園,在幫助當地解決就業的同時,將綠陶帶出國門,走向世界,成功科普綠陶技藝,培養出一大批傳承人。他以產業發展助推脫貧,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成果形成了12項專利技術,綠陶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大獎。

  李君(廣元市蒼溪縣)

  他放棄年薪十萬的工作,回到蒼溪縣白驛鎮岫云村,投入家鄉建設。他在半年時間里跑遍全國多個富裕村,為家鄉修路爭取資金,最終籌得85萬元,于2010年底修通3條水泥通村路。他成立岫云土雞專合社,按“支部+協會+農戶+市場”思路,安排專人管理,通過“遠山結親 以購代捐”的形式,成功將岫云村農產品銷往城市。2016年,以“岫云村”為品牌的扶貧體驗餐廳在成都開業。他立志打造“岫云村”生態食材品牌,帶領鄉親們走向富裕。他將昔日落后的貧困村變成四川省省級四好村,獲得“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和“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等諸多榮譽。

  尹勝材(內江市資中縣)

  大學畢業后,他回家鄉考上公務員,通過創辦政務公眾號,成功宣傳了資中縣重龍鎮并打響名號。2018年,尹勝材被選派至羅漢洞村從事駐村工作,他協同村干部,幫助村民解決路燈問題,勸說身患重疾的大姐問診就醫,還為鎮上的留守兒童配置“童伴媽媽”。2018年,在擔任重龍鎮團委專職副書記期間,他通過組建流動團員微信群,幫助青年解決就業創業等問題,還為7名困難家庭的學生爭取到1.5萬元助學金,幫助轄區內23名創業青年申請創業擔保貸款430萬元。他被評為“四川省優秀共青團員”。

  翟丹妮(成都都江堰市)

  大學畢業,通過公招考試,她成為了一名特殊教育老師。11年扎根特殊教育,她幫助身患殘疾的孩子們解決學習、生活和心理上的各種難題,成為這些特殊孩子和家庭、社會溝通的橋梁。2011年,她所帶領的班級獲得“都江堰市先進班集體”稱號。翟丹妮先后擔任聾兒語訓和培智語言訓練教師,率先在省內特殊教育系統中完成了生活適應校本課程改革,帶領的學生畢業后很快適應社會,她獲得了2011年都江堰市班主任技能大賽小學組綜合獎特等獎,并獲得“成都市優秀青年教師”等榮譽稱號。

  錢泳丞(樂山市犍為縣)

  他放棄高薪工作,積極報考“三支一扶”志愿者,回到樂山市犍為縣羅城鎮工作。通過“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他創建了“大方舟羊業專業合作社”,帶動村里100戶群眾參與養殖,入會農戶平均增收1.2萬元。2015年,被抽調至岷江航電犍為樞紐工程指揮部辦公室工作時,錢泳丞同工作組、村干部們一起,確保項目用地充足的同時,還解決了失地群眾的就業問題。2019年,擔任原榨鼓鄉鄉長期間,他通過探索電商平臺、舉辦犍為姜文化節等形式,打響品牌名聲,實現每戶平均增收2.4萬元。2020年,他擔任玉屏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沖鋒在一線,確保了轄區內“零感染”。他是全省優秀“三支一扶”志愿者。

  沈富瓊(甘孜州白玉縣)

  全國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

  2009年大學畢業后,通過“三支一扶”計劃,她來到白玉縣麻邛鄉衛生院工作。語言不通,沈富瓊利用空閑時間學習藏語,拉近了與當地村民之間的距離。為了能夠獨立開展巡診,她學習摩托駕駛,為牧區牧民送去溫暖。2016年,沈富瓊擔任麻邛鄉衛生院院長,她逐一排查匯總,建立了慢性病患者動態管理臺賬,為214名慢性病人建立起健康檔案。在擔任第一書記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中,她幫助當地修好水泥路,并幫助村里解決用水需求,讓麻邛鄉成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她獲得了“第四批四川省民族地區基層衛生優秀人才獎勵基金”以及“全國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等榮譽。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日韩综合观看成人91 | 欧洲亚洲国产Av大全 | 亚洲五月天激情在线视频 | 了久久国产精品久久 | 久久人人爽爽人人爽爽aⅤ 亚洲图片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