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人社局官網公布了《關于發布成都市2023年企業工資指導線的通知》。根據成都市2023年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綜合考慮2023年全市國民經濟增長、社會勞動生產率和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等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經綜合平衡,確定2023年全市企業工資指導線為:
(一)企業貨幣工資增長基準線為6%;
(二)企業貨幣工資增長上線為9%;
(三)企業貨幣工資增長下線為3%。
注:成都市2023年企業工資指導線適用于在蓉的各類企業在崗職工工資分配。

分類指導意見
01.
企業應當建立與經濟效益相協調的工資正常增長機制,通過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兼顧效率與公平,合理確定本企業的工資增長水平和不同崗位人員的工資調整幅度,既促進企業發展,又保障職工權益。
生產經營正常、經濟效益增長的企業,可圍繞基準線安排工資增長;經濟效益增長較快、工資支付能力較強的企業可在上線與基準線之間安排工資增長;經濟效益和支付能力一般的企業可按下線安排工資增長;企業確因生產經營困難、支付能力不足、不能按照工資指導線標準安排職工工資增長的,可低于下線確定工資水平,包括零增長或負增長,但企業支付給在法定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職工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02.
企業應當把工資指導線作為工資集體協商的重要依據,工會方應當主動發起協商要約,企業方應積極響應,雙方通過工資集體協商,確定企業工資增長水平和工資分配方案,訂立工資專項集體合同(協議),并按規定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查。
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時,要著重體現勞動生產要素在分配中的價值,適應勞動力市場工資價位行情,使職工工資隨企業勞動生產率增長和利潤增長得到相應幅度的提高。
尚未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非國有企業,也應將工資指導線作為確定職工工資水平增長的重要參考依據,合理提高企業職工尤其是一線職工的工資收入水平,工資增長應向關鍵崗位、艱苦崗位、技能崗位傾斜。
03.
國有企業要結合中長期人力資源規劃,充分考慮工資支付的剛性、合理性和合規性等因素,審慎確定工資增長水平。
其中,功能類、公益類國有企業應嚴格執行工資總額管理政策與企業工資指導線政策,在薪酬審核部門核定的工資總額和工資指導線的調控范圍內,按照相關規定調整和確定本企業工資增長水平;競爭類國有企業工資增幅按照與企業經濟效益、勞動生產率掛鉤,與勞動力市場基本相適應的原則,由董事會按規定研究決定,工資總額預算報薪酬審核部門備案或核準后執行。
要健全以崗位和業績為價值導向的薪酬分配制度,制定薪酬市場對標管理辦法,合理確定不同崗位工資水平,向關鍵崗位、生產一線和緊缺急需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傾斜,調整不合理過高收入。
要健全全員業績考核制度,強化工資收入與個人績效緊密掛鉤,根據貢獻大小合理拉開檔次。
原則上一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幅度不低于本企業職工平均工資增長幅度,企業集團總部職工平均工資增長幅度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平均工資增長幅度。
04.
各級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應按照全市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提質增效要求,指導督促企業規范協商程序、增強實效性,提高職工參與度和總體滿意度。同時,要結合勞動工資政策執行情況調查、企業薪酬調查等工作,充分發揮工資指導線的導向作用,為指導企業工資分配提供更好服務。
05.
市、區(市)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同級財政、審計、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等部門,依法對國有企業工資內外收入情況開展監督檢查。
(來源:成都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