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餐等位大排長龍,飲品小吃、火鍋江湖菜家家爆滿……春節假期,歷來是觀察國內城市年度消費市場走向的重要窗口。
2月15日中午,市民林小姐在成都太古里一家飲品店點奶茶,系統顯示前面還有258杯飲品等待制作,需要等待2小時35分鐘。同一天,江蘇人李小姐拖著行李箱來到春熙路,剛剛下飛機來不及去酒店,她先去火鍋店大快朵頤一番。
今(15)日美團發布的2024春節“吃喝玩樂”消費數據顯示,成都生活服務業迎來“開門紅”,春節假期過半,春節期間日均消費規模同比增長35%,較2019年春節增長150%,消費規模居全國第四。各地餐廳煙火升騰,餐飲“春節檔”強勢回歸,成都異地游客堂食訂單量位居全國第二,同比去年增長超210%。
飲品小吃、火鍋江湖菜
多家餐廳客流爆滿,一杯奶茶要等2個半小時
2月15日中午,正在成都春熙路逛街的市民林小姐準備在一家飲品店點一杯飲品。下單后,林小姐發現,點餐系統提醒訂單前還有258杯飲品正在制作中,預計等待2小時35分鐘。“想到火爆,沒想到那么火爆,確實是人太多了,好在就在附近逛街,逛一會時間也差不多了。”林小姐笑道。
除了飲品店,紅星新聞記者還走訪了春熙路-太古里、萬象城、杜甫草堂等多地的餐飲店,發現小吃、火鍋、江湖菜等種類都迎來了消費高峰。
今日11點過,在杜甫草堂附近,一家本土小吃旗艦店排號超過80位,新來的客人需要等上一個半小時。春熙路上,另一家本土小吃總店已經處于滿客狀態。萬象城里,一家烤魚店外排起了不少顧客,如果是2人位的小桌,需要等待23分鐘。
位于春熙路-太古里商圈的一家江湖菜餐館今年春節期間照常營業。2月14日傍晚6點鐘,店里陸續開始排號等位,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到晚上9點,“很多來店里吃飯的都是外地游客,客人們拖著行李箱就來了。我們店面不大,算下來一天有一百多桌。”據該店曾店長透露,春節期間相較于上個月同期,客人數量增加了一倍以上。
“今年人氣很旺,春節期間高峰期可以排100多號,店里來的客人八成以上都是外地游客,全國各地的客人都有。”一家火鍋太古里店工作人員王先生介紹,“春節期間,火鍋店從11點開始營業,到12點一刻左右就要開始排隊了,陸陸續續要排到晚上11點。”
拖行李箱、“打飛的”
下午5點串串店線上排隊超百桌,火鍋店每天200多桌客人
春節期間的成都餐館里,客人拖著行李箱吃飯已經不是稀罕事。
2月15日12點半,剛從江蘇南京坐飛機來成都的李小姐拖著行李箱就到了春熙路,“飛機到成都已經11點過了,本來預訂的酒店也在天府廣場附近,索性就先吃東西再辦入住。”李小姐坐機場大巴到春熙路,先吃了一頓火鍋。
2月14日在小紅書上,一位來成都游玩的北方網友發帖:“成都對北方人的感官沖擊太大了。”當天,這位網友想吃一份麻婆豆腐,“那家店排隊的人太多了,排了一百多桌,只好作罷。”
“這是我第一次來成都,來之前也做了一些攻略,這幾天給我的感覺就是成都好吃的東西太多了。火鍋、串串、小吃、干鍋,根本吃不完。”2月13日,鄭先生一家三口從北京來到成都,“網友推薦的奎星樓街去了,那里一條街都是餐館。玉林也去了,下午在街邊曬太陽喝咖啡,特別愜意。”
生活服務業實現“開門紅”
成都異地游客堂食訂單量位居全國第二
新春佳節,家庭聚餐、好友聚會成為堂食消費主力,各地餐廳煙火升騰、人氣爆棚,餐飲“春節檔”強勢回歸。
今日,美團發布的2024春節“吃喝玩樂”消費數據顯示,生活服務業實現“開門紅”,春節假期日均消費規模同比增長36%,較2019年增長超155%,廣東、江蘇、四川、浙江、山東等省份消費規模居全國前列。
平臺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前五天,全國多人堂食套餐訂單量較去年增長161%,異地消費者貢獻的訂單量增長186%。其中,上海堂食消費最旺,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近150%,其次是北京、成都、重慶、廣州。
成都餐飲消費亮眼。數據顯示,春節假期過半,期間日均消費規模同比增長35%,較2019年春節增長150%,消費規模居全國第四。成都異地游客堂食訂單量位居全國第二,同比去年增長超210%。旅游消費同樣迎來快速回暖,住宿、景區等文旅消費規模同比增長超過92%。
春節假期是拉動內需、激活消費潛力的重要節點。美團研究院副院長厲基巍表示,作為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今年春節假期,吃住行游購娛等多個生活服務業消費向好,為全年消費市場開了好頭,也彰顯了內需潛力。
紅星新聞記者提醒廣大市民和游客:文明旅游、安全出行。愛護文物古跡、景區打卡文明拍照,讓出游更舒心、安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