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houye >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客戶端

如何讓學生快樂開啟新學期?四川省教育廳給出幾點建議
2024年02月25日 09:17 來源:成都日報錦觀新聞客戶端 編輯:曹惠君

  由四川省教育廳主辦的四川省家庭教育公益宣傳活動《天府家長“慧”》公益講座于23日舉行,講座圍繞“春歸有時 花開有期”的主題給出了新學期“收心秘籍”“成長秘籍”。現場,名師專家給學生家長們分享了經驗,教育部門也給出了幾點建議。

  如何讓學生快樂開啟新學期

  教育部門給出幾點建議

  1.正確看待完成假期作業情況。假期作業包含方方面面,不只是書面學科作業。開學后學校、教師將結合教學、課后服務指導學生完成好作業。

  2.教育部門對學校有規定,學校不能因為學生假期未完成作業推遲學生返校或不讓學生開學報到,教師不能因為學生未完成假期作業而責備學生。

  3.家長和學校共同配合,在開學后2周內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一次全面摸排評估,重點關注入學適應產生的情緒問題、學習任務引發的心理壓力以及親子沖突等風險點,針對發現有心理問題或障礙的學生,家校及時溝通,爭取專業力量指導支持,共同給予關愛呵護和心理幫扶。

  4.合理安排教學計劃,實事求是制定教育教學計劃,不得盲目增加教學難度、不切實際地增加教學容量、布置超量作業,引導學生逐步適應新學期的學習與生活。除高三年級外,開學后兩周內不得舉行各類考試和測試。

  5.加強家校聯系溝通,對全體學生開展一次家校溝通,特別是對小學低段學生要“一對一”進行溝通,做好家校協同育人。

  【專家分享】

  全國模范教師、成都市十佳班主任葉德元:

  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過日子

  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過日子,過日子就要有滋有味,而這里面的滋味自然就要包含:酸甜苦辣。所以我和我們的家長都要學習“心平氣和”地看待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做一個智慧的家長。

  1.心平氣和做智慧的家長

  (1)形成合力的前提是彼此感受到尊重孩子長大的過程就是自我獨立意識增強的過程;渴望被別人理解尊重的過程;內心敏感防御意識加重的過程;更加關注自我的過程。孩子們在不成熟的長大,我們成年人就要成熟地面對。

  (2)愛孩子更讓孩子感受到你單純的愛,做好傾聽者的角色,不要武斷地代替孩子做決定,多教方法,不要直接給結果。切忌在孩子面前猜疑和爭吵,父母相處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榜樣。正確看到孩子的成長,不要動不動就和別人比較。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學習的維度也是多方面的,不僅僅是冰冷的分數。教育是要培養自主發展的人,持續發展的人,全面發展的人。

  (3)學再多教育方法不如踏實過好日子,方法其實很多,關鍵在于落實。沒有那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最重要的是落實!樣樣落實,天天堅持。父母要做出榜樣,要監督、更要示范,最好的教育是做給孩子看。“研究方法不如研究人”,先處理好關系,再說教育。而關系就是過日子,過平凡的日子,真實的日子。

  2.焦慮開學不如培養習慣。培養習慣要給具體的標準,比如周末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最重要的事情;最有價值的事情;最有意思的事情。培養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能力。自主的背后就是合理的規劃,給孩子自主權,你在抱怨孩子不懂得珍惜的背后,是因為那不是孩子自己的選擇。

  3.開學前的建議開一個家庭會議,回顧假期的生活,同時也回憶學校的點點滴滴,讓孩子調整好心態,縮短孩子返校的不適應。羅列一個開學物品清單,跟孩子一起分類整理好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做一次大掃除,整理好自己臥室和書桌,給孩子一份開學的儀式感。開始調整好作息時間,鼓勵并指導孩子根據實際制訂一份學習計劃,確定新學期的學習目標。逐天減少觀看電子類產品的時間,建議家長多帶孩子接觸大自然,加強體育鍛煉。

  教育學博士、成都師范學院教師高祥:

  成為有溫度的同行者

  1.用美好的教育祝福與愿望開啟新學期。“春雷乍響驚百蟲,萬物生機盎然”是大自然的開學寄語。“正衣冠,凈手凈心,朱砂點智”是傳統文化賦予開學的儀式感。請傳遞溫暖的教育祝福:一個擁抱,一句鼓勵,一個微笑,一封信……

  2.堅持育人為本,成為有溫度的同行者。學校的同行是“教學相長”。社會的同行是“豐富公共教育資源的支持”。家庭的同行是“用自身的學習力感染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3.關心孩子的整個教育生活,給予支持性的學習環境。傾聽孩子所有的表達:他的朋友、心情、異想天開、困惑……而不僅僅是問“作業寫完了沒?”“上課聽講了沒?”讓孩子在明亮、舒適、被尊重、允許自己創設、有安全感的學習環境中滋養學習興趣與品質。

  4.看見學習的廣度與深度。假期作業的形式是廣泛多樣的,用“刷題”、“寫”作業覆蓋學習的多面性,會有“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遺憾。所以,作業沒“寫”完也沒關系。享受家人陪伴,體驗春節文化習俗,給自己的身心“充好電”就完成了寒假最重要的作業。新學期,請支持孩子在生活中、在社會里發現學習的多種可能與意義。去享受博物館、公園、綠道、社區兒童活動中心等豐富的公共教育資源,過美好的教育生活。(記者 趙子君)

  (來源:成都日報錦觀新聞客戶端)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依依成人影院久久久午夜 |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 | 香蕉久久高清国产精品观看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 亚洲午夜福利AV无限观看 | 精品v大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