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數字經濟意義重大,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2022年,是數字經濟全面發力的一年。國家全面啟動“東數西算”工程,夯實數字經濟發展的算力基礎。在全國布局建設8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成渝是8個樞紐節點之一。為貫徹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的戰略部署,日前成都市經信局等8部門聯合印發了《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成渝國家樞紐節點(成都)推進方案》,明確了發展目標、功能布局、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等內容。
數字時代加速到來,成都深入實施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將推動成都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支撐智慧蓉城場景應用,更好服務城市能級提升。
《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面建成天府數據中心集群起步區,起步區內機架規模達到30萬架,上架率不低于70%,電能利用效率不高于1.25。以超算、智算為重點,全面提升算力供給質量,建成服務全國的西部算力調度中心,實現集群內數據中心的一體化調度,可調度服務器超過100萬臺。數據中心產業鏈基本形成,關鍵設備和基礎軟件取得突破,集群起步區內新建數據中心核心軟硬件自主可控比例爭取達到90%。
《方案》明確,天府數據中心集群以四川天府新區、成都東部新區、成都高新區、雙流區、郫都區、簡陽市為起步區,重點布局高密度、高能效、低碳的大型和超大型數據中心(標準機架3000架以上),帶動數據中心相關產業集聚發展。具體來看,四川天府新區聯動雙流區打造全國領先的先進計算產業高地;成都高新區聯動郫都區打造引領未來的智算產業高地;成都東部新區聯動簡陽市打造服務全國的云計算高地。
《方案》還提出,以支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智慧蓉城建設、產業建圈強鏈為導向,聚焦“三個做優做強”,優化天府數據中心集群的功能分布,靈活布局若干城市內部邊緣數據中心,形成“群-城”互補、“云-邊”協同的全市一體化數據中心體系。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劉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