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省水利廳獲悉,四川省將于5月1日正式進入汛期。預計今年汛期(5月~9月)全省氣候狀況總體偏差,澇重于旱,區域性和階段性洪澇災害明顯。
四川省氣象局分析,今年以來,全省大部分地區降水偏多,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38%,12個縣站降水量為歷史同期最多。全省平均氣溫明顯偏高,為歷史同期第1高位。預測顯示,今年是赤道中東部太平洋中等強度厄爾尼諾第二年,預計全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21.8攝氏度)偏高,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755.2毫米)偏多。
根據預測重點風險研判,今年汛期,四川省大渡河、青衣江、岷江、沱江、涪江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至2成,嘉陵江、渠江、長江上游四川北段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2至5成,需加強對階段性汛情和洪澇災害風險的關注。
此外,初夏(5月~6月)川西高原南部和攀西地區夏旱偏重,盛夏(7至8月)盆地中部、南部可能發生階段性伏旱,盆地大部城市仍有階段性高溫熱浪發生。同時,極端天氣事件風險也需要關注,如盆地北部和盆周山地有強降水集中時段,尤其是盆地東北部降水偏多2至5成,易引發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滑坡泥石流、城市內澇等。
對此,水利廳已牽頭組建了21個省級督導組,從4月16日開始,集中10天時間開展汛前督導檢查。組織21個市(州)和30個高風險縣開展山洪災害轉移避險現場演練,組建12個水利抗洪搶險工作組,省級儲備防汛抗旱物資5300萬元。
此外,今年增添技防“新手段”。在涼山、樂山等新建3臺測雨雷達,新建改造水文監測站點和測報中心722處,重點小河流水文站網覆蓋率提升至84%,大江大河干流及支流水文站網基本實現全覆蓋。
在水電蓄水保供方面,截至23日,20座水電水庫可用蓄水量36.32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偏多51.6%(12.36億立方米)。
據了解,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正在研究建立汛期人員轉移避險響應機制,加強對工地營地、重點落雨區、鄉鎮一級的“叫醒喊應”,落實跟蹤叫應反饋機制,形成工作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