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結束后第二個工作日,成都市武侯區悅湖科技城規劃館內一片火熱。幾張長桌,一杯清茶,在這里,正在擺起發展的“龍門陣”。
這是成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牽頭舉辦的“蓉易見・民企會客廳”——成都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活動現場。此次座談會是本輪機構改革民營經濟相關職能劃轉市發改委后,市發改委牽頭召開的首次民營企業座談會。
這場活動上,與40余家民營企業代表“面對面”的,是來自市委金融辦、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市科技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城市運行和政務服務辦等相關部門的負責人。他們是服務企業的“服務生”,是來為企業家們解決難題的。
一杯清茶后,企業收獲的不僅是解決“燃眉之急”的辦法,還收獲了未來突圍與發展的信心。
企業提訴求,馬上有回應
“顧客”與“服務生”真誠溝通
下午2點,距離活動正式開始還有半個小時,會場內外已聚滿了人。前來參加活動的民營企業來自電子信息、裝備制造、低空經濟、新型材料、新經濟等不同領域,涵蓋大中小微等不同規模。
直面問題,真誠溝通,是這場活動的“主旋律”。
一開始,成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向彬就表示:“企業有什么問題隨時提出來,能現場解答的馬上解答,不能及時解決的將建立臺賬,形成全生命周期的訴求服務解決機制,隨時跟進溝通。”
于企業而言,這也是一次直接和政府部門面對面溝通交流的機會。
“信心倍增,動力更足。”四川華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軍感慨道,企業和政府面對面溝通,既可以一對一提出訴求,也能及時了解政府政策信息。對企業而言,是一種最切實際的幫助和促進。
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此次,朱軍為尋找新的機會而來:“希望政府能發布更多重大項目機會清單。”

“成都多措并舉,推動產業發展和企業培育從‘給優惠’向‘給機會’ 轉變。但從民間資本推介項目信息發布和后續項目落實情況看,目前的發布機制仍存在企業獲得信息渠道分散、清單發布針對性不強,項目后續跟蹤服務力度不足等短板問題。”向彬回復說,下一步,市發改委將加快建設社會資本“蓉易投”平臺,集成發布城市機會清單、向民間投資推介“3+1”項目清單、工程建設項目招標計劃信息等項目推介信息,助力民營企業及時發現市場機會,拓展市場空間。同時,建立完善“政企互動”機制和“重大民間投資項目庫”,跟蹤服務全市重點民間投資項目推進建設情況,在線協調解決企業在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問題。“蓉易投”平臺預計將于今年6月左右上線試運行,9月力爭實現全面上線。
“發展低空經濟,空域是關鍵。”四川安飛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總經理解于棡為低空經濟產業發展而來,他希望成都能在低空經濟方面拓展新的應用場景。
對此,成都市交通運輸局運輸處副處長張令表示,市交通運輸局正積極會同相關部門建立協同機制,爭取空域試點開放,為低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營商環境。“經初步梳理,成都低空經濟應用場景主要分為公共服務、物流配送、觀光旅游、空中交通等4大類,目前已在相關場景進行試點。”下一步,成都也將以低空經濟為抓手培育新質生產力,拓展低空經濟場景應用,積極支持企業發展,助推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四川鑫居泰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車淑蘭則提出希望幫助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訴求。
對此,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企業服務處處長李林表示,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正在制定《成都市加快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2024—2027年》,分層級推動大企業示范轉型、中小企業批量轉型、細分行業鏈式轉型。“針對企業的具體需求,我們可以幫忙對接一些數字化能力較強的服務商,根據企業痛點和發展規模定制一些技術含量高、平臺服務能力強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針對制造業企業我們也做好相關政策解讀,歡迎中小企業積極參與此次試點改造,提檔升級,做大做強。”

現場臨時增設自由發言環節
除了“訴難題”,還有“提意見”。
現場,金惠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麗慧就提出,希望能開發更多的信貸產品,加強宣傳推廣,協助解決融資難問題。
“的確,我們看到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很多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這也導致對‘看不清’的企業,金融機構簡單一刀切而惜貸,這里面切掉的其實可能包含有很多好的高成長性的企業。”成都市委金融辦副主任羅云回復說,針對以上問題,今年開年,市委金融辦會同成都交子金控集團打造了“蓉易貸”成都市普惠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力爭有效解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堵點、痛點、難點。現場,他圍繞“蓉易貸”是什么、怎么鏈接金融機構、怎么解決融資問題進行了詳細解讀。
“企業找政策費事費力,怎么辦?”成都星藍星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加泉為提升政策知曉度、政策兌付效率而來。
對此,向彬回復道,當前,市發改委正在建設并持續完善“蓉易享”平臺功能,深化涉企數據治理,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相關技術應用,提升政策企業“雙畫像”精準度,擴大政策的推送范圍,提升政策知曉度和享受便利度。“為切實解決政策兌現難、兌現慢等問題,我們對近三年出臺的惠企政策進行了全面的梳理,根據查找出的問題,制定了相關措施。在此,歡迎企業朋友們對我們市級部門的工作進行監督。”

現場氣氛熱烈,除了提前收集的10家企業問題,不少參會企業代表還主動發言提訴求。記者注意到,這些訴求主要集中在司法公正、企業辦證、國企民企公平競爭、資本助力等方面。現場,相關部門負責人也一一記錄在冊,后續將進行深入調研,隨時跟進解決。
集中交流更有效率
“就像群發消息,一次性觸達多部門”
座談會效果如何?企業最有發言權。現場,很多企業都表達了今年增產擴容的信心。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熱毯制造商,成都彩虹電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與天氣息息相關的企業。據中國氣象局顯示,厄爾尼諾事件2023年12月達峰值,預計2024年4月前后結束。“去年的暖冬,讓我們對電熱毯業務比較謹慎,而今年氣候條件下,我們對于發展蠻有信心的。”董事長黃朝萬接受采訪時表示,為加快占據海外市場,企業2020年設立了海外事務部,目前正在做歐盟市場的認證。

平時,他的企業想找政府,可以通過工商聯等途徑。有訴求了,就按圖索驥找到對應部門。而這一次參加座談會,黃朝萬覺得像是“群發消息”。一個訴求提出來,能直接觸達很多部門,企業可以一次性提出很多問題。
本次他的訴求跟產品運輸相關。“電熱毯的時間性很強,一旦下雪,我們希望產品立刻送到商超中讓消費者買到。但如果遇到重污染天氣,可能運輸車就不能上路,位于武侯區的總部與新津、雙流分廠之間流動性受限。”他希望,政府部門能夠頒發一種“特殊通行證”,為保暖商品開一條便捷通道。
對于四川豪思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聶春文來說,參加這場座談會,不僅是為了自家企業,也是為同行業的兄弟企業說話。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大背景下,我們希望在智能產業、鄉村振興等領域,民企能擁有和國企相同的競爭機會。”聶春文相信,面對面形式能讓部門聽到企業內心的聲音,為政府決策帶去多一些思考,輔助完善政策。
座談中,成都市宏途路橋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粟建文給出了增加企業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的建議,此外,他也借機更了解政府各部門的職能,讓未來對接部門更有針對性。
今年,他的企業投建了一個生產基地,采用全智能數字化生產線,預計年底投產后產能將擴大一倍。
構建零距離政企交流溝通平臺
“蓉易見・民企會客廳”將常態化進行
民營企業是一座城市的活力源泉。2023年,成都民營經濟增加值達1.07萬億,增長5.5%;市場主體超389萬戶,居全國第二;兩家本土企業進入世界500強名單,6家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可以說,廣大民營企業是支撐成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成都現代化建設的重點。
“面對面”解決民營企業難題,這場“蓉易見”也被寄予成都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
記者從座談會上了解到,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近期成都將出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支持政策,市發改委也將建立完善政企交流服務平臺,加力協調解決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共性問題、突出典型問題。同時,搭建5大平臺服務民營經濟發展,包括參與政府類項目平臺“蓉易投”,融資服務平臺“蓉易貸”,產業“進圈入鏈”平臺,校企協同創新平臺,以及提升國際化水平的“走出去”的平臺,給成都民營企業創造更多發展機會和廣闊空間。

“這樣的活動非常務實,不僅讓我們更加明了政府政策,還提供了與優秀企業家交流的平臺和機會。”對未來充滿信心的同時,粟建文期待座談會每年都開下去,可以按照行業進行歸類收集意見,讓建議反饋更集中有效。
粟建文想再來參與的愿望,現場也有回應。

成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民營經濟發展處處長黃強表示,此次座談會是本輪機構改革民營經濟相關職能劃轉市發改委后,市發改委牽頭召開的首次民營企業座談會。后續,市發改委也將通過常態化舉辦該活動,構建零距離政企交流溝通平臺,構建為民營企業辦實事、解難題的服務平臺,構建重大民營經濟政策的傳導平臺,構建助力融合上下游、左右岸生態發展的平臺,激發民營經濟活力,助推成都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