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12日電 (陳悅譯)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城鎮住宅進入到“老齡”階段,逐漸顯現出各種問題,包括設備老化、外墻脫落等,維修成本也不斷升高,為解決城鎮房屋安全突出問題,補齊既有房屋安全治理體系短板,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出要研究建立房屋體檢、養老、保險三項制度。成都市作為“住房三項制度”中房屋質量保險制度的試點城市之一,積極研究探索房屋消防設施維修保險。
近日,人保財險成都市分公司簽出全國首單保障性住房消防工程維修保險,為成都市新都區三河街道幸福花園三期的消防設施提供了200余萬元的風險保障。

一是完善治理體系。街道作為保障性住宅維修資金的直接使用者,一旦出現緊急維修需求,外墻脫落、管道破裂及滲水等,若進行嚴格的招投標流程,無法滿足住戶對于及時維修的需求,再者,街道對于外部單位提供的維修方案、預算價格、工程質量等無法進行有效評估和監督。而保險作為一種市場化的風險轉移、社會互助和社會管理機制,一方面可以先行維修、及時處理,另一方面可以整合社會管理和服務資源,進而提高維修效率和維修質量,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
二是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因為諸多原因,消防設施的維修價格不透明,整體偏高。通過引入商業保險,一方面建立維修市場化競爭機制,通過保險公司與消防維修單位博弈,降低維修價格;另一方面,通過保險公司集中采購,將零散的社區消防設施維修需求整合形成“帶量采購”,發揮規模效應進一步降低維修價格,從而整體提升維修資金使用效率。
三是降低消防風險。目前成都市的住房已陸續進入到“老年階段”,房齡都偏老,大量住房的消防設備在長時間使用后存在嚴重的老化問題,有些設備的部件甚至已經無法正常工作,由于缺乏及時的維護和更換,導致整個設備的運行受到影響。引入商業保險,通過引入“保險+檢測”這一新的模式,建立起有效的維護質量評估和監督機制,對設備的維護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和評估,確保維護工作的質量。
據悉,成都市新都區幸福花園三期消防工程維修保險的落地,得到了成都市物業服務中心、成都市新都區住房發展服務中心及成都市新都區三河街道辦事處的大力支持。

日前,中物協維修資金專委會、成都市物業服務中心、成都市新都區住房發展服務中心及成都市新都區三河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在保險試點區域三河街道花園社區開展調研座談會,成都市物業服務中心對后續工作的開展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鼓勵街道在保證業主權益的情況下,逐步進行房屋維修保險的擴面;二是加大物聯網技術參與消防設施的日常維保力度,做到數據共享,利用科技的力量提升消防設施管理的穿透性,最終實現“智慧消防”;三是保險公司要進一步細化完善定期消防安全評估工作標準。
下一步,人保財險成都市分公司將積極踐行“保險+風險減量服務+科技”新商業模式,聚焦解決政府基層治理和人民生活安全的痛點、堵點,主動擔當,提高承保服務的規范性,有力保障房屋消防設施長久持續發揮效益,持續為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