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30日電(王爵 顏靜譽)近日,南充文化旅游職業學院“貢獻青春力量助力鄉村振興”7人小分隊在閬中市五龍村開展2024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團隊走進鄉村、企業、深入基層開展理論宣講、實地走訪、村情觀察等志愿服務活動,探尋鄉村旅游發展“流量密碼”。他們以知識為筆、以實踐為紙,在社會實踐中鍛煉本領,增長才干,進行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課”。

實踐團隊成員向當地的留守兒童進行了宣傳調研,深入了解留守兒童們的受教育、防詐騙等情況,團隊通過與孩子們做游戲、輔導功課、發放宣傳單等方式走進留守兒童的生活,與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還為他們送去學習用品和關愛,給予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勵。

在閬中市五龍村,大家圍繞鄉村旅游的現狀,發展鄉村旅游“產業+扶貧+旅游+振興”的經驗做法等進行了實地調研。五龍村主任冉云懷介紹說,五龍村從一個偏僻落后的小山村蛻變成一個人人向往的水美新村,特色旅游小山村,先后獲得了“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等多項殊榮。五龍村通過傳承農耕文化,激發了鄉村旅游活力;還發動群眾打造川東北地方特色民宿,凝聚鄉村旅游合力;并且做優服務,迎鳳回巢,讓更多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注入鄉村旅游動力,實現了“農區變景區”“農房變客房”“農品變商品”的特色發展道路。實踐團隊采用田野調查法將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歸類整理,并提出將數字技術與鄉村旅游進行深度融合,用“數字+文旅”催生“詩和遠方”的新場景,運用數字化技術豐富產品服務供給等方式,為五龍村的鄉村旅游發展提供參考。
在活動過程中,實踐團隊還通過跟讀、發放宣傳單的方式,為深藏在閬中五龍村的田園鄉居中的“素清咖啡館”的營業人員進行了“智慧旅游”、普通話和防范詐騙的宣傳。團隊成員也將所用所學融會貫通到社會實踐中,運用數字賦能旅游行業新發展,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語言規范意識和法治意識。

守護空巢老人,需要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創新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模式,也需要利用數字化技術,為空巢老人提供緊急呼叫、健康咨詢等服務,推進居家養老家庭智慧化改造。實踐隊成員們表示:“這次活動受益匪淺,大家看到了老一輩人的艱苦奮斗,也領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作為新時代新青年,更要學好專業技術知識,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