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省醫療保障局獲悉,該局正在就四川省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及醫保支付政策公開征求社會意見,主要涉及17個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取卵術”等13項治療性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基金支付政策。
輔助生殖技術是指采用醫療輔助手段,幫助不孕不育夫婦妊娠的技術,包括人工授精、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試管嬰兒技術等。但由于輔助生殖費用高昂,將其納入醫保報銷的呼聲十分強烈。
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截至2024年7月,已有北京、廣西、甘肅、內蒙古、上海、浙江、江西、山東、青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江蘇、吉林等地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為進一步完善四川醫保支持積極生育政策,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四川省醫療保障局決定規范整合全省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并將部分治療性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
目前,四川已完成了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立項評審、擬定價格、醫保準入評審、待遇確定等程序,形成了《關于印發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及醫保支付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并在8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通過該局官網公開征求社會意見。
根據征求意見稿,在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政策方面,新增了取卵術、胚胎培養、胚胎移植等17個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停用原有24個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各市(州)醫保局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在醫療機構具備開展相應診療項目資質的情況下,嚴格按照規范整合后的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的項目編碼、名稱、內涵等,擬定轄區內公立醫療機構相關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試行價格,且不得超過同等級省管公立醫療機構執行標準。
醫保政策支付方面,“征求意見稿”將“取卵術”等13項治療性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參保人員使用符合條件的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產生的醫療費用,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不設起付標準,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比例分別為70%、50%,計入年度基金最高支付限額,不擠占門診統籌限額,不納入職工大額醫療費補助、公務員醫療補助、居民大病保險等補充保險支付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