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每喝兩瓶白酒,就有一瓶產自四川。”8月30日,2024川酒全國行天津站品牌推介會舉行。會上,這樣一句話道出了川酒的魅力和影響力。
那么,在這場“醉美”盛宴上,川酒究竟展現了哪些魅力和潛力?

“6+10+20+N”產業體系
全面提升川酒市場影響力
8月24日—9月1日,2024川酒全國行走進天津。期間,以川酒“六朵金花”“十朵小金花”“原酒20強”為代表的40多家川酒企業攜300款白酒產品到此推介、展出,搭建“川酒市集”,開展“City Drink#川酒酒搭子地圖打卡”活動,組織“川酒”與當地“老字號”美食聯動,進行四川白酒優勢產區及“川酒行”旅游精品線路推介,全方位推廣川酒、川茶、川煙、川味食品等“川字號”特色產品及酒旅融合線路,全面提升川酒在全國市場的影響力。
毋庸置疑,當前,川酒擁有強大的核心競爭力,已經形成了以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郎酒、舍得、水井坊為代表的“六朵金花”,豐谷、文君等為代表的“十朵小金花”,20強原酒企業以及其他酒企組成的“6+10+20+N”產業體系。
在本次推介會上,政府領導、學者等從多個維度盤點了川酒的優勢。他們認為,四川白酒之所以能夠發展成為四川省特色優勢產業,一方面得益于四川省獨特的自然物候,另一方面還源于悠久的歷史和傳統的工藝。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李文清在推介會上致辭時表示,川酒文化底蘊深厚、產業基礎扎實,是四川最具特色的傳統優勢產業之一,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白酒產業發展,未來將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優化產業生態,著力打造“川酒”全球品牌。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王新國也表達了對川酒實力的認可,他相信,川酒憑借卓越的品質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定能在天津市場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為當地消費者帶來更加美好的品酒體驗。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馮錦花表示,川酒有六“好”,即好在得天獨厚的釀酒生態、傳承千年的釀酒技藝、各美其美的美酒佳釀、人生百態的情感交融、口碑載道的市場共識以及與時俱進的創新融合。
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四川省古跡遺址保護協會會長陳顯丹以三星堆為切入點,對川酒進行了溯源。他認為,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酒器和酒具,都證明了川酒的悠久歷史。這些深厚的文化底蘊不僅是川酒創新的土壤,也有利于中國釀酒工藝的精進與傳承。
例如,川酒代表之一的劍南春,在2021年至2023年間先后聯名三星堆博物館推出了“劍南春·青銅紀”和“劍南春·青銅紀(面具版)”,以及限量臻品——“劍南春三星堆青銅紀大立人”等文創新品,深受市場歡迎。
五大產區展實力
團結奮進助力川酒再揚帆
全國白酒產量第一、營收第一、規上企業數量第一、名優品牌數量第一……多年來,川酒創造了無數個“第一”。這些成績背后,不僅有德陽產區、宜賓產區、瀘州產區、遂寧產區、成都產區五大川酒產區的共同積淀,也有川酒“六朵金花”、“十朵小金花”、原酒20強企業等眾多川酒企業的團結奮進。
如今,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市場對川酒的共識。自2017年以來,“川酒全國行”北達長春、南抵廣州、西到西安、東進上海,已經走過了13個省市,足跡遍布近半個中國。此次,再次借由活動契機來到天津的川酒,著力展示著產區實力、品牌力量,讓市場看到了川酒的成長。
活動現場,來自德陽、宜賓、瀘州、遂寧、成都五大產區的相關負責人輪番上陣,以翔實的數據,生動展示了各自產區的獨特魅力與發展成就。
德陽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廖凱表示,在川酒振興的戰略背景下,德陽將白酒產業視為發展重點。2023年,德陽產區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營收達到217.7億元,擁有以劍南春為代表的24家重點企業,正逐步形成千億級白酒產業集群。
宜賓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市國資委黨委書記薛慶用三個關鍵詞總結了宜賓產區的優勢:產區天成,三江潤澤最宜釀造;產業興榮,十里酒城長飄濃香;產品傳世,五糧和美更續新篇。
瀘州市政協副主席、民革瀘州市委主委劉旭晴表示,瀘州將堅持實施品質提升、品牌培育、品位塑造“三品戰略”,以“人工智能+固態釀造”為突破口,全面提升產業高端化、數智化、綠色化水平,推動全產業鏈集聚發展,高水平建設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
遂寧市委常委、射洪市委書記譚曉政則表示,遂寧產區堅守生態老酒質量標準、促進酒旅融合發展,加速推進產品出海、品牌出海、文化出海,目前已走進全球34個國家和地區。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杜進有詳細闡述了成都產區著力發展的四大賽道:在優質白酒賽道,持續實施品牌化戰略;在國際烈酒賽道,積極推動威士忌產區建設;在新酒飲賽道,持續加強多元化發展;在酒旅融合賽道,打造“城市級”酒旅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不僅解鎖了川酒的新成就、描繪了新藍圖,還為在天津當地積極推廣川酒與川酒文化的人士授予了川酒(天津)推廣大使這一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