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5日電 西昌學院蕎麥研究團隊近日在冕寧縣高陽鎮舉行了“煙蕎連作苦蕎種肥一體化高效輕簡栽培技術(機播)”暨現場觀摩會。四川大學、涼山州農科院、冕寧縣農業局等高校和單位的專家、多家企業代表,西昌學院苦蕎團隊以及昭覺和喜德兩地的種糧大戶等12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在機播種展示環節,重點實驗室蕎麥團隊負責人王安虎教授對“煙蕎連作苦蕎種肥一體化高效輕簡栽培技術(機播)”的核心環節做了詳細介紹。此技術解決了苦蕎生產中的雜草控制難題和高用工成本問題,極大地提高了作業效率,達到每人每日可播種100畝以上。這不僅可以給農戶帶來至少兩倍的經濟收益增長,同時也為企業或大規模種植者提供了機械化種植的可能,尤其適用于流轉涼山高寒地區的各類閑置土地。該技術對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戰略目標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
活動現場,王安虎教授對機播的種子密度,肥料用量以及播種速度等關鍵操作細節進行了深入的講解。參加活動的農民們對新技術進行了現場檢驗,結果均獲得了一致好評。西昌學院苦蕎團隊還為項目區100余家農戶免費提供了120多袋優質磷肥,以支持其農業生產。觀摩結束后,工作人員向參觀的農民免費發放了由西昌學院和貴州師范大學合編的苦蕎生產技術手冊,進一步普及現代農業知識。
此次活動不僅展示了煙蕎連作苦蕎種肥一體化高效輕簡栽培技術的顯著優勢,更為當地農民提供了一個學習和交流的平臺。通過這種形式的觀摩會,西昌學院蕎麥研究團隊成功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更多的農業生產者親身體驗到新技術帶來的實際效益,有效地促進了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