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3日電 (鄒立洋 陳洪磊)今年以來,遂寧市安居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正以市容秩序管控、工地揚塵管理、餐飲油煙治理為三大有力抓手,全力打造“宜業更要宜居”的營商環境高地,為“引客入遂到安居”戰略注入強勁動力,描繪出一幅城市魅力與商業活力交相輝映的動人畫卷。
強化市容秩序管控讓城市管理更有“溫度”
日前,在鳳凰街道辦事處雙河路邊,兩名城管人員正在劃線設置便民服務點。“這里緊鄰體育館,住宅小區多,晚上賣酸辣粉、冰粉等小吃的很多。”正在劃線的一名城管人員介紹,由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牽頭,組織協調相關部門、街道辦在安居區人民醫院、安居時光里、麗景金海岸小廣場、陷馬堰社區等處設立便民攤區,實行統一擺賣后,攤位更規整,光顧的人也更多了。
市容秩序作為城市管理的核心內容,直接影響著游客對一個城市的第一印象和整體感受。為給游客帶來更加良好的體驗,今年以來,安居區綜合執法局采取“721”工作法,即“7分服務、2分管理、1分執法”,實現了從“管理”到“服務”的觀念轉變。通過與群眾的緊密合作,從群眾的利益出發,合理利用惠民政策,有效解決了占道經營、車載游商等“急難愁盼”問題。
另一邊,在龔家灣安置小區,小區人口較多,人流量大,攤販亂擺亂賣的現象曾屢禁不止。為改變“馬路街市”這一現狀,安居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在小區搭建自產自銷農戶產品售賣臺,引導農戶在售賣臺有序經營。
截至目前,安居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共規劃了22個便民服務點、5個農副產品自產自銷點位和1個共享攤位示范點,共計提供了370余個攤位,為低收入群眾提供了寶貴的“生存空間”。同時,逐步放開借道經營,目前已有9條街道允許餐飲服務業借道促銷,涉及59家商戶,這一舉措不僅有效促進了夜間經濟發展,提升了城市環境質量,也為市民和游客營造了一個清新亮麗的城市面貌。
與此同時,安居還通過大力實施城市主次干道、口袋公園、商業街區等城市環境“微治理、微改造、微更新”行動,全方位提升城市“軟環境”。開放夜間路面停車泊位供外地車輛停放、推出“柔性執法”等措施,持續提升來安游客滿意度。
讓城市“煙火氣”不再“擾民”讓城市更加清新亮麗
近日,安居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的執法人員來到轄區濱江南路的一家餐館,對餐飲店的油煙凈化器、油煙在線監測儀等設備進行系統排查,確保各項設施有效過濾、有效排放,達到環保治理要求。同時,提醒餐飲店相關負責人定時做好維護工作,確保設備正常運行。
“安了油煙在線監測儀后,對油煙起到了抑制作用,不僅環保,人們路過也不再覺得有異味,顧客滿意度也更高。”提到油煙在線監測儀的使用效果,安居區濱江南路一餐飲店負責人鄧遠清滿意反饋道。
餐飲油煙不僅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質量,也對城市大氣環境造成一定污染。今年以來,安居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在餐飲油煙治理方面持續發力,督促餐飲油煙安裝公司加快推進餐飲油煙在線監控終端安裝任務,目前已完成123臺安裝任務,且已全部接入平臺,全年堅持四級網格管理機制及時處置油煙預警、離線、超標等問題共計256次,讓城市“煙火氣”不再“擾民”,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在工地揚塵管理方面,安居區綜合行政執法局也下足功夫,為最大限度減少揚塵污染,安居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通過對全區20個在建工地進行突擊檢查,進一步提升揚塵污染治理水平,確保“干凈、清爽”,有效遏制了工地揚塵對城市環境的影響,保障了空氣質量,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加舒適的生活和旅游環境。
引客入遂到安居,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實際行動和不懈追求。為讓游客玩得開心、住得舒心、吃得放心,將短期吸引力轉化為長期“回頭率”,安居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通過在市容秩序管控、工地揚塵管理、餐飲油煙治理等方面的扎實工作,城市環境得到顯著改善,宜業宜居的營商環境日益凸顯。
一系列舉措,不僅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幸福感和滿意度,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更為眾多企業和投資者拋出了橄欖枝,成為安居區在“引客入遂到安居”戰略進程中一張閃亮的城市名片,為區域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其他地區打造優質營商環境提供了可借鑒的成功范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