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8日電 在隆昌市農事服務中心旁的稻田邊,一場特殊的培訓課程正在熱烈進行。專業老師們面對面、手把手地教授學員們稻蝦共作的理論知識與實操技能。學員們全神貫注,學習氣氛濃厚,展現了極高的學習熱情。這是近日四川領航兩新組織培訓學院(以下簡稱“領航兩新學院”)承辦的“隆昌市2024年高素質農民培訓班”的培訓現場,也是領航兩新學院成功轉型為綜合性培訓學院的一個生動縮影。

新業態:培訓多元化發展的新路徑
新業態是領航兩新學院培訓多元化發展的集中體現。領航兩新學院是全國第一所“兩新”組織培訓專業學院,但如今已發展成為“五位一體”的綜合型培訓學院,業務范圍涵蓋黨建黨務、基層治理、鄉村振興、民營經濟、能力提升等五個領域,培訓多元化趨勢明顯。
其中,高素質農民培訓是新業態下最突出的成果。以“蒼溪縣2024年高素質農民培訓班”為例,該項目由蒼溪縣農業農村局主辦,領航兩新學院承辦。數百名來自蒼溪縣的務農農民和返鄉入鄉創新創業者踴躍參加。培訓中,“土專家”和“田秀才”們現場傳授糧油、生豬、油菜、梨、蔬菜、中藥材等農業技術,學員們認真記錄,積極互動。培訓結束后,學員們還需通過考試,以更新業務知識,為產業發展明確方向。

在“糧果蔬藥茶”復合生產能力提升班上,學院精心設計了涵蓋果樹品種選擇、土壤肥力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多方面的課程。許多果農通過培訓,轉變了傳統種植觀念,采用科學種植方法,有效提高了果樹產量和果實品質,增加了市場競爭力,進而提升了果農收入。
新平臺:開放辦學與高質辦班的雙贏策略
“開放辦學,高質辦班”是領航兩新學院新平臺的核心策略。在開放辦學方面,領航兩新學院積極與省內外機構合作,目前已與10余家培訓機構、主辦方等建立合作關系。
領航兩新學院與深圳高級經理研修院(深圳企業家學院)合作開發黨建與企業管理融合的課程,整合雙方師資力量,共享場地、設施等教學資源;與宜賓市翠屏區合作開展“社區名師”課題研發并共同孵化“翠屏社工師講習所”,讓每位社區書記不但干得好,還能講得好;與建行研修中心西南研修院、西南財經大學商學院開展針對性的課程體系和師資力量的合作等。這一系列的合作項目多樣,包括課程聯合開發、師資共建共享以及辦學資源整合等,不僅拓寬了領航兩新學院的辦學渠道,更提高了辦學的質量和效率。
在高質辦班方面,領航兩新學院始終堅守“以質量求生存,以創新求發展”的治學理念。在課程設計上,深入調研學員需求,結合“五位一體”培訓體系,構建全面、系統的課程框架。以鄉村振興培訓課程為例,該課程涵蓋了農村基層黨建、特色產業發展、藝術點亮鄉村等多個模塊,確保學員能夠全面深入學習相關知識。
在師資配備上,領航兩新學院精選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行業實踐的教師團隊,其中包括多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采用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實地調研等多種教學方法,提升學員的參與度。同時,建立完善的評估體系,從多個維度對學員的學習效果進行評估,確保培訓質量。例如,在民營經濟人士“堅定理想信念、助力川渝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題研修班課程結束后,通過評估發現學員對企業管理知識的掌握程度平均提高了35.3%,對培訓的滿意度達到了97.8%以上。

“五位一體”:邁向綜合型專業化培訓機構
領航兩新學院經歷了從專注于“兩新”組織培訓到構建“五位一體”全方位培訓體系的深刻轉型。在轉型過程中,學院面臨了師資隊伍擴充和優化、課程體系重新構建等諸多挑戰。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學院從人才和課程兩個方面進行了全面補強。通過多渠道引進具有豐富經驗的專家和學者擔任兼職教師,并對原有師資隊伍進行定期培訓,提升了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在課程體系建設方面,成立了專門的課程研發部,引進四川師范大學、四川大學、四川省委黨校、西南財經大學等退休教授組建專班,深入企業、社區、農村等地進行調研,了解不同群體的培訓需求和實際工作中的痛點難點要點。根據調研結果,逐步構建起涵蓋理論知識、實踐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的課程體系。
目前,領航兩新學院培訓的學員已涵蓋多個群體,每年培訓學員數量達到13000人次。宜賓基層治理班學員周小彬表示:“在參加培訓之前,我在處理社區事務時總是感覺力不從心,缺乏系統的方法和理念。通過學院的培訓,我學到了很多實用的方法和技巧,現在處理工作更加高效,社區居民對我的工作也更加認可了。”
隆昌市高素質農民培訓班學員周楊林說:“學院的培訓讓我大開眼界,以前我只知道按照傳統方法種地,現在我學會了科學種田,還了解了農產品的市場運作規律,收入比以前提高了不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