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9日電 (吳平華 張茂潔 李茂)8日早晨8點半,宜賓珙縣巡場鎮新區70歲老人鐘淑云早早地坐上開往三合村的公交車。那里,正在舉辦2025宜賓市第二屆和美鄉村文化節。

鐘淑云到達三合村珙縣博物館廣場前的時候,臘八的粥香還未散盡,聲聲鑼鼓卻震響喧天。在歡聲笑語中,2025宜賓第二屆和美鄉村文化節盛大啟幕,以“游購年貨·濃情鄉約”為主題的活動率先拉開序幕。

本屆和美鄉村文化節以“又見炊煙·燈火可親”為主題,從1月8日持續到元宵節,將陸續開展1328類各種活動。
除了場景的熱鬧,聚焦普通群體的表彰也讓冬日暖意直抵人心。啟動儀式上,15名“優秀快遞員”、50名“優秀貨車(網約車)司機”、30名“三江金騎士”和“十佳人氣驛站”的頒布,讓普通人也有一份獨屬自己的榮光和驕傲。

“我沒想到還能給我們這些最普通最普通的群體頒獎,也沒想到自己能得這個獎,很激動!這個年,過得很扎勁!”黃彬作為優秀快遞員的代表,表示自己將一如既往熱愛工作、勤奮工作。
“要過年了,還是去拍張照片!”四處詢問下,講究的鐘淑云得知現場有免費拍照的小攤,趕緊去排隊,新年的歡樂氛圍就在這“咔嚓咔嚓”聲中暖暖流淌。
“老輩子,你教我畫糖畫好不?”在糖畫攤前,成都理工大學的大一學生王杰和同學們對糖畫產生濃厚興趣。老師傅笑嘻嘻地手把手“教授”這群清澈爛漫的大學生。當一個“老鼠”圖案從王杰手中誕生,學生們的興奮不亞于考試得了100分!斑@才是生活,這才是過年該有的氛圍!”成長于城市間高樓的王杰、陳妍羽和她們的同學,更熱愛煙火升騰的市井人間。
米花糖、蜂蜜、茶葉、臘肉、香腸、板鴨……各式年貨琳瑯滿目;苗族蠟染、麥稈畫、卟哩……珙縣特色非遺逐一展示;鄉村大力士拔河、豐收籃球大作戰、猴子搬南瓜、玉米單挑……各類村運會項目熱辣火爆;“趣味保齡球”“好運投壺”等特色游園互動活動讓人們玩得不亦樂乎。這不僅僅是一場年貨盛宴,更是一次鄉村文化的深度挖掘與傳承,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了鄉村文化的獨特魅力。
過年要熱鬧、要溫馨、要吃得好,這是刻在中國人骨子里的基因!澳愕恼律w齊沒?蓋齊了去吃刨鍋湯!”三五成群的熟人們互相問著、拉著、笑著、走著,來到刨鍋湯制作展位。4個師傅切肉、2個師傅架鍋燒湯、4口大鍋齊開、16桌桌子坐滿了人!斑@怕是每個人喝碗湯就好了哦!”吃刨鍋湯的人太多,有群眾戲謔;“有飯有菜,來的人都吃得飽!”聽到戲謔聲,巡場鎮政府工作人員趙文彬連忙吆喝解釋。聽到他的話,現場群眾熱絡起來,“那我們就不客氣坐了哈!”“坐坐坐,不夠又去搬板凳!”
本屆和美鄉村文化節文化節主要聚焦城鄉融合、村社互動,圍繞促進消費惠民、和美鄉村建設、鎮域經濟發展等重點領域,因地制宜開展各類活動1328項,舉辦“游購年貨·濃情鄉約”年貨節、“樂徒宜賓·漫步鄉村”、“兩新聯百鎮·黨建助振興”、“融醞和美·幸福生活”歡度元宵游園會、“和美生活·共建共享”五項展評等主題活動,同時融合開展“宜鄰課堂”培訓,開設更多群眾喜愛的優質課程,打造100個示范點,進一步激發基層活力,提升基層群眾組織力和社會號召力,讓團圓祥和之景在城鄉共繪、向上向善之美在城鄉流動。
和美鄉村文化節如今已經成為宜賓一張打造群眾幸福的文化名片。2024年,宜賓啟動首屆和美鄉村文化節,通過市縣聯動舉辦鄉村購物節、村BA決賽、舞龍舞獅決賽等一系列突出農民主體、農業主線、農村主場的特色活動,為全體市民貢獻了一場全民共享煙火幸福、鄉味濃的文化“盛宴”。
近年來,宜賓市委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物質富足、精神富有、可感可及”,作出成屆制舉辦長江社區文化節、和美鄉村文化節,開展宜鄰課堂培訓等工作部署,納入“十大惠民行動”統籌推進,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不斷豐富,鄰里感情日益升溫、城市精神持續厚植,基層黨組織的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明顯增強,社會基層治理成效明顯,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日益增強。
萬家燈火總相宜的溫馨,浸潤城鄉。在2025宜賓第二屆和美鄉村文化節的煙火氣中,宜賓正以堅定的步伐,向著群眾“物質富足、精神富有、可感可及”的美好未來邁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