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
春節長假不少人選擇外出旅游,不過人在旅途,日常的飲食規律被打亂,加上貪吃旅行地的美食,結果會導致各種腸胃疾病也就找上門來。如何才能在旅行中保持腸胃健康?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營養科的李宏宇醫生提醒大家,在外旅行需少食多餐,切忌暴飲暴食。
李宏宇表示,在外旅行時,首先每日要均衡飲水。出門在外要注意喝水規律,飲用水一定要保質保量。以開水、茶水、純凈水為好,每日6—8次,每次200ml即可。少喝碳酸飲料和高糖飲料,生水、荷塘水、湖水等更不能生喝。
二是需多食蔬瓜果類。在我們到異地旅行時,可多嘗試當地的應季瓜果。根據自身的腸胃情況,每次約200—300g,老人、小孩略減,但一定要清洗干凈,或進行削皮食用。
三是要帶好預防藥物。全家出去旅游,最好攜帶一個家庭小藥箱。藥箱里最好有創可貼、暈車藥、感冒藥、胃腸道藥。家里老人要攜帶慢病必需藥品。
四是要少食多餐。在行程中,難免會饑一頓飽一頓,特別是在長時間坐車時,故要少食多餐,減少腸胃的負擔。盡量食用體積小、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點心、小水果等。
李宏宇還特別提醒:飲食要有度,忌暴飲暴食。過年期間,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外旅行,如遇到朋友相聚或者是自己喜歡的食物,總會大快朵頤,沒有節制。這樣就難免會讓腸胃超負荷運轉,造成腸胃不適、胸悶氣急、腹瀉或便秘等,嚴重者會誘發急性胃腸炎、胃出血。如果出現腹痛,尤其是上腹與左上腹劇烈疼痛,并擴散到背部與胸部,在數小時后達到頂峰,就要當心是不是急性胰腺炎犯了。
飲食要防病,忌油脂超標。春節期間,煎炸食品的“出鏡率”非常高,菜肴烹調時放的油也比平日多。北方人喜歡將煎炸面食作為節日零食,南方也常做炸糕、炸魚、炸丸子之類的食品;此外,肉類煲成的湯里也總是浮著一層油。飲食中脂肪、熱量極易超標,會造成高膽固醇,誘發心血管疾病。對抗高膽固醇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合理膳食,營養搭配。一方面不要貪吃高膽固醇食物,如蟹黃、蛋黃、動物肝臟等;另一方面要補充富含植物甾醇的食物,如蔬果、豆類、全谷類。
飲食要平衡,忌葷素失調。飲食以葷菜為主,尤其是畜肉類,谷類和蔬菜類偏少,會造成膳食纖維攝入嚴重不足,脂肪、蛋白質嚴重超標。這樣一來,很多人會感到皮膚干燥、大便干結,出現便秘,甚至痔瘡。這還會讓肝膽超負荷運轉,膽囊炎、肝炎病情也易加重。因此,各餐的葷素搭配,應控制在1︰2至1︰3之間,多吃豆類、海產品,用酸奶、水果代替瓜子等零食,以清熱通腸,潤喉去燥。
總之,旅行途中一定要注意食品衛生,不要胡吃海喝。特別是一些腸胃敏感之人,更是要特別注意,避免腹痛、腹瀉等情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