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3日,四川省2025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現場推進活動舉行,現場推進重大項目2956個,計劃總投資1.13萬億元,項目數量和總投資額超過2024年同期,創歷年一季度同類活動之最,總投資額更是首次突破1萬億元。
長鳴的汽笛,在春寒料峭中激起奮斗的暖意,化作響徹巴蜀大地的沖刺號角。全省各地各部門拿出“擼起袖子加油干、起跑就拼加速度”的勁頭,抓高質量項目、高質量抓項目,全力以赴開好局、起好步,努力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看信號
投資規模創紀錄,以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
項目是投資的載體和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圍繞2025年工作,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提高投資效益”,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也對加快推進“十四五”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建設,前瞻謀劃一批投資規模大、引領帶動強的大項目等作出部署。
2月5日,春節假期后首個工作日,成都東部新區、資陽市樂至縣等地即舉辦重大項目現場推進活動,多個項目啟動建設;2月8日,2025年省屬監管企業一季度“開門紅”工作推進會舉行,圍繞強化項目支撐、不斷擴大有效投資,省屬國企紛紛立下“軍令狀”……作為拉動全省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重大項目建設之弓又已拉滿。今年,四川的省重點項目為810個,年度計劃投資為7917億元,項目數量較去年增加110個,年度計劃投資也有增長,穩投資的“壓艙石”個頭更大、勁頭更足。
省市齊發力,2025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現場推進活動便產生了邁上新臺階的“突破”效應:2956個項目總投資1.13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4%。
投資規模升格“萬億”振奮人心,也釋放出一個強烈信號——積極擴大有效益的投資,抓緊抓牢有根產業、有效投資、有持續稅源的好項目大項目,以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
活動推進的基礎設施項目945個、創新及產業發展項目1341個、民生社會事業及其他項目670個,總投資分別為2741億元、6332億元和2245億元。
從投資規模看,10億元以上項目242個、總投資6535億元,50億元以上項目30個、總投資2597億元,100億元以上項目6個、總投資1111億元。
看細節
新質生產力成“重頭戲”,建圈強鏈、引入民間資本是重點
活動主會場,一個特殊的身影——中國工程院院士、知名航空動力專家劉大響出現在主席臺上。院士專家坐“上席”,透露一個鮮明導向:項目投資“重頭戲”正由傳統的基礎設施等領域加快向新質生產力等領域轉變。
從現場推進項目投資領域看,創新及產業發展項目總投資6332億元,占比56%,包括德陽迪興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眉山年產20萬噸新型儲能材料等項目。
不僅新質生產力項目投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四川省15條重點產業鏈項目也創新高。除主會場外,現場連線的綿陽惠科科技Mini-LED一期項目,氫能電極及隔膜等納米材料研發、生產項目等,正屬于航空航天、新型顯示、新能源等重點產業鏈。
去年7月,四川在省級層面建立“鏈長+副鏈長+鏈主鏈屬企業+承載地協同地”的重點產業鏈協同推進機制。1月16日,省政府召開重點產業鏈建圈強鏈項目推進會,強調優化產業生態強鏈延鏈補鏈。
“今年,我們將加快推動天鏈超輕量人形機器人項目、惠科高功率芯片散熱封測項目、新華水庫等一批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建圈強鏈、基礎設施攻堅項目落地開工。”綿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云表示。
隨著新一批重大項目啟動建設,強鏈延鏈補鏈的進程中,四川產業發展能級和水平又將不斷提升,新質生產力也將不斷培育壯大。
另一個細節,則指向項目投資主體。翻開主會場項目和連線項目名單,中發天信(四川)輕型燃氣輪機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民營企業;四川越興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民營企業;綿陽惠科科技有限公司,民營企業……
參加2024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現場推進活動的民間投資項目共781個,總投資4334億元、占比43.7%,而今年現場推進的民間投資項目數上升至1149個,總投資5498億元、占比48.6%。
在推進活動主會場,寫著“持續推動重大項目引入民間資本”字樣的彩旗迎風飄揚;會場外,巴蜀大地的民營投資活力正持續釋放。
前不久,在2025年“萬千氣象看四川”主題采訪活動啟動儀式上,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高質高效服務民間投資是今年圍繞項目投資建設的發力重點之一。四川將全面推進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PPP)實施,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民間投資項目發行基礎設施REITs。
看打法
強化要素保障,全力推動重大項目加快建設
“一季度時間馬上就要過半,必須只爭朝夕,緊抓快干。”眉山市委書記黃河在視頻連線時的發言,傳遞出“投資為要、項目為王、落地為大”的緊迫感。
去年以來,四川在強化要素保障,全力推動重大項目加快建設上加大力氣,涌現出一批特色打法。
全省層面,省發展改革委等多個部門聯合出臺《關于進一步強化要素保障 全力推動重大項目加快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31項舉措,推動優勢資源要素加速向重點項目集聚。
市州層面,成都組建招引項目、對上爭取、項目促建、策劃儲備“四大專班”,強化“線上+線下”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全力推動重大項目早開快建;資陽開展產業項目大會戰,資陽臨空經濟區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研發生產制造基地等87個項目順利開工,川投(資陽)燃氣電站(一期)等13個項目竣工投產,歐福蛋業生產基地等6個項目加快建設;瀘州“新春第一會”聚焦優化營商環境,要求扎實開展“進企業、解難題、促發展”常態化服務企業工作,真正做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
今年,面對國家加力支持“兩重”“兩新”、給予四川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自審自發”試點等政策機遇,四川加快推動項目落地實施,積極擴大有效益的投資,“打法”還將不斷升級。
記者從推進活動現場獲悉,2025年,四川將全力開展好項目攻堅行動,用好專項債券項目“自審自發”試點,建好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智慧平臺,省政府每兩個月召開一次調度會,主要解決基礎設施、制造業、服務業、招商引資四個領域重點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要緊盯我省重大政策機遇謀項目,搶抓國家戰略腹地建設、‘兩重’‘兩新’等機遇,謀劃實施重點項目。”南充市委書記張冬云表示。
“堅持項目為王,強化投資支撐。”成都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鳳朝表示,在重大項目服務保障上,成都將深入推進“立園滿園”行動,開展“進解優促”工作,用好省上賦予的一攬子支持政策,靠前做好用地、用人、資金等要素保障,確保項目承載有力、推進提速、建設安全。
德陽市委書記劉光強介紹,德陽將通過實施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組建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等,確保項目推進到哪里,服務保障就跟進到哪里。
人勤春來早,奮斗正當時。伴隨著這場擂響戰鼓的動員大會、領命出征的誓師大會,新的一年,四川各地各部門又將以項目投資新突破,托舉高質量發展新高度。(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文露敏 張守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