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17日電(王爵 黃濤)近日,33歲的楊先生因誤將一瓶量為95ml的外用藥酒當作普通藥酒飲用,半小時后出現頭暈、心悸、惡心、嘔吐等癥狀,嘔吐物伴血絲,被緊急送往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重癥監護病房。
據楊先生自訴半夜起床看到餐桌上放著一瓶藥酒,誤以為是普通藥酒,也沒有注意看標識就直接飲用了,約半個小時后出現頭暈、嘔吐,嘔吐物伴有血絲,隨即家屬便帶著楊先生趕到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急診科就診,接診醫生在查看藥酒成分表中含有川烏及草烏時,立即判斷出楊先生是烏頭堿中毒。

急診醫護人員立即給予楊先生洗胃、補液等搶救措施同時請重癥醫學科進行急會診,會診醫生考慮到患者病情危重,可能存在肝腎損傷,必要時需進行血液凈化治療,于是患者在急診洗胃后便被立即送往重癥醫學科繼續治療。最終,經過抑酸護胃、補液擴容、潤腸通便等治療后,楊先生脫離生命危險,順利出院。
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專家介紹,外用藥酒通常含有高濃度酒精及刺激性成分如草烏、川烏等,僅限局部涂抹或按摩使用,嚴禁口服,口服可能導致消化道灼傷、肝腎損傷甚至中毒性休克。即使內服藥酒也需嚴格遵醫囑,酒精會干擾藥物代謝,輕則降低藥效,重則引發雙硫侖樣反應(如呼吸困難、血壓驟降)或其他嚴重不良反應。無論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使用前需確認是否為“內服”或“外用”,并嚴格遵循用法用量。建議將外用藥與食品、飲品分開放置,并在藥瓶上粘貼醒目標簽。若誤服外用藥酒,應立即催吐并攜帶藥品包裝前往醫院,切勿自行處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