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陳婷
記者1月29日從省政協辦公廳獲悉,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協辦公廳聯合制定的《2023年協商計劃》已于近日正式印發實施。該計劃今年共確定了20個協商議題,并對協商實施的形式、時間、責任單位、參加人員及活動開展等作出了明確要求。
今年的協商議題,是從向各民主黨派省委、省工商聯等各方面征集到的196個建議議題中遴選出來的,內容涵蓋經濟、文化、社會、民生、農業等方面。在實施過程中,根據新的形勢任務,還可能增加新的協商議題。
根據計劃,今年,省委、省政府、省政協將圍繞突出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推進制造強省建設、強化人才支撐推進高質量發展2個議題開展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協商;圍繞推動川渝毗鄰地區協同發展、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和產業集群發展做強做大做優“川字號”農業特色產業、加強城市社區治理的法治保障、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四川段)建設4個議題開展專題協商;圍繞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積極推進我省宗教中國化示范場所建設、加大外資企業招商引資工作力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3個議題開展對口協商;圍繞健全科技成果評價機制開展專家協商;圍繞強化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大力推進產教融合提高我省職業教育質量2個議題開展界別協商。另外,將從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提案中選取10件左右重點提案開展提案辦理協商。
《2023年協商計劃》確定了3個民主監督議題,分別是長江上游生態環境保護情況、打造“天府第二糧倉”、我省職業健康管理與職業病防治情況。
目前,該計劃中有4個協商議題已在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執行完畢,分別是:“一府兩院”工作報告,全面推進四川現代化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構建體現四川特色、服務國家大局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協辦公廳要求,凡涉及有關協商議題的部門(單位)要將此項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點,確保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實。要堅持“無調研不協商”,圍繞協商議題扎實開展調查研究,提高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水平,以高質量協商服務高質量發展。將嚴格目標考核,加強督查督辦,完善年度協商計劃實施情況通報機制,保障計劃按時序推進,促進協商成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