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協同立法又出新成果。
在7月25日下午舉行的四川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大熊貓國家公園協同保護管理的決定》和《四川省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條例》獲表決通過。根據商定,陜西、甘肅兩省人大常委會也將在近日召開的常委會會議上,同步審議各自關于加強大熊貓國家公園協同保護管理的決定。如獲通過,“四川條例”和“三省決定”有望10月1日同步施行。這是川陜甘三省人大常委會協同立法的首次嘗試。
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面積為1.93萬平方公里,占公園總面積的87.7%,棲息著野生大熊貓1227只,占國家公園內野生大熊貓總數1340只的91.6%,涉及7個市(州)20個縣(市、區)。為規范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的保護、建設和管理,四川開展了大熊貓國家公園立法工作。2022年9月,《四川省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條例(草案)》提請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初次審議。經過三次審議和修改,《四川省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條例》于今年7月25日獲省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
大熊貓國家公園地跨四川、陜西、甘肅三省。近年來,三省相互積極配合,開展了聯合巡護等大量工作,大熊貓國家公園協同保護管理取得積極成效。但由于“一園三治”,加之川陜甘三省相關保護措施和有關標準等不完全統一,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管理面臨如何進一步依法凝聚三省之力,共同加強保護管理的現實問題,亟須通過三省協同立法予以保障。經川陜甘三省人大常委會協商確定,以“四川條例”和“三省決定”的模式開展協同立法,即四川在制定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地方性法規的基礎上,由省人大常委會再作出一個法規性決定,陜西、甘肅兩省人大常委會分別作出關于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管理方面的決定,對協同保護管理大熊貓國家公園的重要問題作出共同承諾。“此次協同立法是破題,也是共同做好新時代地方立法工作的一次生動實踐。”四川省人大城環資委主任委員梁偉華表示。□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