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9日電 (甘露 茍儒君 陳俊杉)連日來,瀘州市合江縣的5000余畝榨菜迎來采收期,村民們搶抓晴好天氣,進行收割晾曬加工。
伴著晨霧,在合江縣大橋鎮留學堂村的榨菜基地,村民正在地里忙活著,收割、去葉、裝運,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合江縣大橋鎮留學堂村村民王圖蓮說:“我就在這種菜,上半年種高粱,下半年種菜、收菜,一年還是有幾千塊錢的收入,流轉土地有一千多塊,3畝地有一千多塊,我很知足!
春種高粱秋種榨菜,糧菜輪作模式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時,也讓村民們一年四季有活兒干有收入。2023年,瀘州好菜園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重慶涪陵榨菜公司積極對接,在全縣17個鄉鎮種植了5000余畝榨菜,產量達到8000噸。村民們通過在基地務工、自種榨菜、流轉土地等多種形式提高收入,村集體公司也在勞務派遣中獲得報酬。
瀘州好菜園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業務經理陳時友表示:“下一步的發展目標是準備在合江縣三年的時間完成五萬畝的榨菜土地種植,十萬噸的產量,總產值達到一個億,更多地帶動老百姓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合江縣聚焦鄉村振興主戰場,通過林下套種、糧菜輪作、稻漁共養等生產模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補齊種植空窗期,讓“撂荒地”變身“新景點”,“冬閑田”巧變“致富田”。裝滿“糧袋子”、拎穩“菜籃子”,讓群眾鼓起“錢袋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