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日電 (劉永紅)連日來,在南充市蓬安縣“相如—河舒—楊家”糧油產業帶核心連片的高標準農田里,種植戶們正采用機械化技術,搶抓農時開展小麥等種植,田野間呈現一幅熱鬧的秋種圖景。
近年來,蓬安縣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全域推進農業機械化生產,大力推廣“稻麥”等接茬輪作種植模式,通過水旱輪作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實現一地多用、一地多收,為充實“糧袋子”提供有力支撐。
在楊家鎮雙流村的農田里,小麥播種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只見翻耕、開溝、播種、覆土等環節全程機械化,一粒粒飽滿精選的小麥種子隨著無人機、翻耕機等的運作被埋進了土里,開始孕育生機。“機械化播種讓我們省心省力,提高了播種效率,還保證了播種質量。”相關負責人表示,農業機械化不僅節省了人力和時間成本,還能實現精準、高效的田間管理,也能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為高效推進小麥等播種工作,蓬安縣農業農村局積極組織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幫助村民掌握科學的播種方法和田間管理措施,提高種植水平,為來年豐產豐收奠定基礎。目前,全縣14萬畝小麥播種已陸續開啟,預計11月中旬全面完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