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3日電 (吳平華 賴麗娟)“一年多來,社區實現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民生服務和單位效益的多重提升,推動形成了社區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近日,宜賓三江新區白沙灣街道光明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2023年5月,宜賓市第一個社區黨建聯盟單位——三江新區白沙灣街道光明社區黨建聯盟成立,堅持黨建引領,廣泛團結跨區域跨行業社會力量,鏈接金融、醫療、教育、治安管理、民生等領域資源,積極探索社區多元化服務長效機制,進一步提升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
橫向互動 廣泛覆蓋
三江新區光明社區黨建聯盟成立以來,定期吸收各種類型黨組織及單位加入黨建聯盟,不斷壯大聯盟隊伍。截至目前,聯盟成員單位已由初期的13個單位增加至19個。

以此為契機,黨建聯盟有效盤活轄區APM廣場、宜賓農商行下沉代辦點、成都農商行愛心驛站、翡翠城黨員活動中心等9個點位作為活動場所,讓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最大的效用。光明社區還主動為聯盟單位間的黨員及骨干共同開展實踐體驗、結對幫扶、志愿服務等活動,形成上下聯動、橫向互動、覆蓋廣泛的活動體系。
2024年1月25日晚,光明社區聯合社區黨建聯盟成員單位承辦的2024宜賓首屆和美鄉村文化節——宜賓三江新區白沙灣街道首屆春晚系列活動在APM廣場舉行,吸引了3000余名來自白沙灣街道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居民群眾、學生和過往群眾歡聚一堂,共迎新春。大家表示將齊心協力,共建美好新家園。
民生服務 精準匹配
2024年8月15日,是三江新區光明社區每月15日舉行主題便民活動的日子,也正值社區黨建聯盟單位啟動“愛心驛站”“微服務便民點”“社區+銀行”聯盟品牌服務一周年之際。當天的活動現場人頭攢動,義診、磨刀、理發、政策宣傳等各項便民服務吸引了眾多群眾。
據了解,光明社區聯合黨建聯盟成員單位,通過陣地前移,設置“愛心驛站”,“聯盟微服務”等便民點,統籌轄區多元力量參與到社區治理工作中來,解決居民辦事難等問題,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實現了“1+1>2”的效果,讓社區與群眾、群眾與轄區單位距離0公里、服務0公里。比如,截至今年8月中旬,共開展13次“微服務”共服務轄區居民3800余人。成都農商銀行“愛心驛站”吸納新就業群體人數約50余人,讓新就業群體受到了單位的愛心奉獻。宜賓農商行“社區+銀行”下沉服務代辦點,為居民代辦事項達3000余件,并提供創業貸款。
與此同時,黨建聯盟單位還共組建黨員突擊隊、志愿者服務隊,由各成員單位第一責任人認領服務清單位項目,包括重殘兒童幫扶、困境兒童幫扶、困難老人幫扶等,辦理實事好事近100件。
多贏發展 效能提升
通過活動點位的盤活以及開展惠民便民服務,極大提升了服務群眾能力,凝聚了發展的人心和動力,多項服務實現“雙贏”,聯盟單位的發展持續增效。
比如,光明社區與白沙灣派出所開展“警網融合”工作站,通過錯峰試點巡查,在極大程度上遏制了轄區違法犯罪行動發生;物業單位免費提供APM廣場作為活動場地,推動商業發展,聚集人氣,助力招商工作;轄區幼兒園通過黨建聯盟平臺展示了文化與形象,提高了家長對園區的信任度和娃娃的參與度等等。
此外,社區還組建了慈善基金募集善款,既讓各單位參與了基層治理,又讓轄區困難群眾得到了有效幫助。
“我們要按中、省、市、區對基層治理和民生服務的新要求,將黨建聯盟推向新高度。”光明社區黨委書記劉英表示,將在開展好“服務聯做”“治安聯防”“教育聯抓”工作,促進聯盟單位與單位之間交融發展的基礎上,繼續推進銀行與銀行之間的“經濟聯推”,物業與物業之間的“家園聯建”等項目。
同時,擴展社區“名師工作室”建設,通過與轄區資源鏈接,每個聯盟單位都將結合自身實際,由社區安排開展每年至少1次的居民外宣工作,以擴大單位服務覆蓋面,提高居民滿意度、幸福感和安全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