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7日電 (郭松平)近日,在瀘州高新區醫藥產業園內,四川國康藥業有限公司正加班加點趕制年末生產訂單。
黃芪片,作為該公司拳頭產品,在今年已生產約100噸,主要銷往華東、華南、華中等區域,擁有全國70%的市場份額。然而,這樣一家市場廣闊、勁頭十足的企業,最近遇到了資金困難。
瀘州國家高新區醫藥產業園在常態化走訪中,發現該企業急需1000萬元資金用于產地直購500噸黃芪片原材料。這條來自一線“企業端”的關鍵信息,通過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到達瀘縣發展和改革局手中。
瀘縣建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是由各鎮(街道)、縣級各部門和金融機構共同參與,推動產業政策、財稅政策和金融政策協同發力,按照信貸資金“直達基層、快速便捷、利率適宜”三個工作目標,切實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貴、慢問題,是打通普惠金融惠企利民“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
為搭建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的“橋梁”,縣發展改革局即刻開展協調工作,一邊對企業生產經營和需求情況進行核實,一邊和銀行積極對接,全力協助企業獲取放貸,解決企業燃眉之急。
通過評估、授信等程序,國康藥業在1個月之內快速獲得了銀行放貸資金1000萬元,順利地在藥材原產地購買到生產原材料,為保質保量完成年終生產任務打牢堅實基礎。
國康藥業副總經理石萬棋說:“本次融資為企業生產實現降本增效。我們將繼續新藥研發和擴大生產,以實現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讓消費者得到更多實惠。”
“我們將持續動態摸排企業的融資需求,同時針對部分企業融資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我們將建立‘一對一’服務方案并予以解決,實現夯實縣域小微企業健康成長基礎,促進企業進一步良好發展的整體向上態勢。”縣發展改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唐春表示。
今年以來,瀘縣通過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積極助企紓困,共梳理出信易貸、科創貸、龍城興園貸等縣域金融機構信貸產品120余個,組織走訪小微企業700多家,推薦企業500多戶次,累計授信企業貸款金額超12億元。
同時,瀘縣積極組織“政、銀、企”座談會、科技金融等融資專場活動10場次,開展“益企+”產融暨智改數轉政策巡診等系列活動,有效解決企業融資“難、慢、貴”等難題,助力縣域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完)